中兴事迹

瑶编每读愤填膺,始末权奸托罢兵。

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吏更坏一长城。

齧毡大老投荒死,借剑孤忠窜岛生。

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每次阅读瑶编(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心中充满愤怒,因为权奸狡猾地结束战争。
刚渡过边境时,就处死了两位忠勇之士,小官僚又破坏了国家的栋梁。
年迈的大臣因流放而悲惨死去,忠诚的人只能逃到荒岛求生。
长久以来,我为东南方的耻辱感到羞愧,更无法忍受向西北眺望京都的思念。

注释

瑶编:珍贵的书籍。
权奸:有权势的奸邪之人。
烈士:忠诚且英勇的人。
长城: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柱。
投荒:被流放到荒僻之地。
孤忠:孤独的忠诚。
汗简:指朝廷的命令或文书。
神京:京都,这里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诗人陈杰所作的《中兴事迹》,主要描述了对南宋末年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权奸误国的愤怒,以及对忠臣壮士命运的悲叹。

首句“瑶编每读愤填膺”表明诗人每次阅读有关史书时,心中都充满愤慨。接下来的“始末权奸托罢兵”揭示了权臣利用战争结束的机会谋取私利,导致国家局势动荡。

“初渡已诛双烈士”指的是宋军在某次渡江战役中,牺牲了两位英勇的将领,这让人痛心。而“小吏更坏一长城”则批评了那些小官僚的腐败,他们如同破坏国家根基的蛀虫。

“啮毡大老投荒死”中的“啮毡大老”可能是指流放边疆的高级官员,他们在艰难困苦中死去。“借剑孤忠窜岛生”则描绘了一位忠诚的臣子被迫逃亡海岛,生活艰辛。

最后两句“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失去半壁江山的深深遗憾,以及对北方沦陷的朝廷的怀念和忧虑,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南宋末年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斋生朝

当家勋阀旧巍煌,天女裁云为制裳。

胸饱治朝周典礼,箧馀内苑汉词章。

经行禾黍关河远,指点蓬莱日月长。

故国风流一回首,不妨鸾玉小徜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予以甲寅冬过弋阳石桥戊辰正月重过

周行淮汉万山川,重此经过十五年。

野老眉间新世事,蹇驴背上旧吟鞭。

几分春色梅花后,一片归心杜宇前。

深谷有人难问信,石桥倚遍晚晴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日江亭即事

五日江城因远望,画桡不动美哉洋。

人间昌歜谁同嗜,地下离骚只自香。

折得玉蕖冰照坐,飞来鸥鸟雪为裳。

一番节物忙收拾,客舍题诗生晚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旦南郊庆成

熙朝政化谨三元,有事郊南典礼全。

嗣圣万年初见帝,小臣十起夜瞻天。

想回玉辂红云晓,更揭金鸡暖雨前。

但愿庆成天下福,赋诗岂必从甘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