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宇秋中月正明,好天良夕祇伤情。
谁家庭院开樽俎,几处关山照甲兵。
白发馀光聊自惜,黄河倒影几时清。
胡床好尽南楼兴,莫向西风动笛声。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诗人身处玉宇之中,感受到明亮的秋月,然而美好的夜晚却触发了他的愁绪。他想象着有人在庭院中设宴畅饮,而远方的关山则映照着战争的烽火。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对着黄河倒影,期待着何时能见到河水澄清。他坐在胡床上,欲借欣赏南楼景色以排遣忧郁,但又担心西风中的笛声会勾起更多感伤。整体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战乱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稚子铜瓶汲井浑,一畦花木对幽轩。
已看润色分枝叶,更惜清阴庇本根。
溪涧龙移泉化土,田畴龟拆草连村。
老夫亦有苏枯意,无力穿云浚水源。
泥途汨汨雨霏霏,白黑谁能别是非。
何物功名真拾芥,逼人富贵是危机。
刑章正密飞腾少,礼乐方新揖让稀。
槁木死灰忘世者,杖藜回首立斜晖。
道旁辛苦问流人,非罪相看误此身。
何用老成徒取辱,久知温饱不如贫。
衣裳臭秽沾床汗,枷械拘挛满面尘。
不自我先休叹恨,周馀靡有孑遗民。
独上江城倚夕晖,西风点点雁斜飞。
百年已半犹为客,三径将芜苦忆归。
老妇一秋常伏枕,痴雏几度候牵衣。
月明忽作还家梦,九曲溪头一扣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