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一)暑中

乱蝉何事,冒暑吟如诉。断续声中为谁苦。

阵云行碧落,舒卷光阴,秋意爽,俄作晴空骤雨。

明珠无限数。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对庭户。

莫负昼如年,况有清尊,披襟坐、水风来处。

信美景良辰、自古难并,既不遇多才,岂能欢聚。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宋词《洞仙歌·暑中》是黄裳所作,以夏日蝉鸣为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乱蝉何事,冒暑吟如诉",开篇以蝉鸣声起,仿佛在炎热中诉说着某种心事,形象地传达出夏日的热烈与蝉鸣的哀怨。"断续声中为谁苦",进一步表达了蝉鸣的孤独和无奈。

接着,词人通过"阵云行碧落,舒卷光阴",描绘了夏日云彩的变幻,暗示时间的流逝。"秋意爽,俄作晴空骤雨",预示着天气的突变,从酷暑到短暂的清凉,又转为急雨,展现了夏日的多变性。

"明珠无限数。都在荷花,疑是星河对庭户",运用比喻,将晶莹的露珠比作明珠,映照在荷花上,犹如星河倒映,增添了夏日景色的奇幻之美。"莫负昼如年",提醒人们珍惜白日时光,享受清凉。

最后,词人邀友共饮,"况有清尊,披襟坐、水风来处",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夏日惬意生活的向往。"信美景良辰、自古难并",感慨美好的时光总是难以长久,而"既不遇多才,岂能欢聚"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惋惜未能与才子佳人共享这难得的夏日之乐。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蝉鸣、云雨、荷花等元素,营造出夏日的生动画面,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生际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其二)

杳无风色,肠断莲花信。水鉴云垂数峰影。

向劳生辛苦,寒暑煎人,争不老,空想秋堂夜静。

玉姬挥皓月,时送微凉,莫吝金卮为伊尽。

柳下夕阳收,傍水重游,花茵上、雪回襟冷。

问避暑天机、自有奇人,但且对湖光,世间谁醒。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但闻莺友同音。

宴华堂、绿水中心。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卧影沈沈。

自风来、与客披襟。纵更深。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宴琼林(其一)上元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

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

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

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

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形式: 词牌: 宴琼林

宴琼林(其二)东湖春日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

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

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

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

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形式: 词牌: 宴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