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寺居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沉思。"未定去来意,其如生灭何",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无常,暗示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犹豫和对生死变化的感慨。接着,"舍身能忍辱,听法可降魔",诗人倡导通过舍弃自我、忍受苦难以及聆听佛法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内心的困扰。
"白日一僧语,青天双鸟过",描绘出宁静的寺庙生活场景,僧人的言语和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构成了一幅简淡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最后,"悠然会心处,潭影印松萝",诗人以潭水倒映松萝的景象,寓言般地传达出在静谧中找到内心平静与领悟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禅修的追求,展现了明朝士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