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杂诗六首(其四)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野雁成群不知数量,它们在河面上嘈杂地鸣叫。
它们从未有过设网捕猎的心思,只是看到船只经过而惊慌飞起。
雁群轻盈地拍打着波浪离去,孤零零的小岛在视野中满满都是。
这里的苦寒并非边塞特有的,夜晚淮河上的霜降让空气更加清澈。

注释

野雁:指野鸭或大雁。
翳然:形容众多且杂乱的样子。
川上:河流之上。
曾无:从未有。
设罗意:设网捕猎的意图。
空自:徒然,仅仅。
见船惊:看见船只而受惊。
渺渺:形容雁群飞翔的样子。
纷纷:形容众多。
孤屿:孤独的小岛。
苦寒:寒冷。
塞外:边塞地区。
霜落:霜降。
夜淮清:夜晚淮河水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淮上杂诗六首(其四)》。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自然景象。野雁成群,不知其数,它们在河面上低鸣,没有被人类的捕鸟网罗所扰,只是偶然间看见船只经过而受惊。这些大雁轻盈地拍打着翅膀,飞向远方,孤独的小岛在它们身后显得更加孤单。诗人通过描绘雁群和淮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旅途的艰辛。最后两句“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点明虽然气候寒冷,但这并不是边塞特有的艰苦,而是淮河流域夜晚霜降后的清冷,流露出诗人对淮上之地的独特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淮上杂诗六首(其三)

轻舟晚投处,聒聒渚禽嘶。

橡子随薪束,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潮落蚌生泥。

客思无憀极,唯将鲁酒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淮上杂诗六首(其二)

暗开淮水平,远见孤城出。

出舟问舟子,遽对那能悉。

始闻庄生台,还想观鱼日。

果得真隐心,鱼鸟情非密。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淮上杂诗六首(其一)

宿云未全敛,微雨入船疏。

问伴失前后,暝行随疾徐。

相亲沙上雁,自乐水中鱼。

亭午日光透,远分林际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淮阴

青环瘦铁缆,系在淮阴城。

水胫多长短,林枝有直横。

山夔一足走,妖鸟九头鸣。

韩信祠堂古,谁将胯下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