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刻张仲师遗稿感赋》,由明代诗人李贞所作。通过“物在人亡风月残”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物与人的离别之情融入自然景致中,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风月残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衰败,也暗喻了人事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
“一篇遗草墨花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张仲师的遗稿比作凋零的花朵,墨迹在寒冷中显得格外孤寂,暗示了作品背后主人的离世和作品的孤独存在。这种对比手法,既展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又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可怜露冷猿啼夜,展向灯前不忍看”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露冷猿啼,夜晚的寂静与凄清,与诗人内心的悲痛相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不忍心展开张仲师的遗稿,这不仅仅是对作品的尊重,更是对逝者情感的深刻表达。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的铺陈,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张仲师的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作品永恒价值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