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遣兴》由明末清初诗人高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不觉风流换少年,花开花落笑花前”,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时光的流转,无论是青春的流逝还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都以轻松的笑声作为回应,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颔联“名能累我身虽远,贫不干人世莫怜”,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与物质的淡泊态度。即使名声能够带来压力和束缚,身处远方也难以避免;而贫穷并不影响他对人世的怜悯之心,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
颈联“日晚驱云开竹户,春晴引杖听山泉”,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日暮时分,诗人驱散云雾,打开竹制的门户,享受着春日晴朗的天气,倾听山间潺潺的泉水声。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此中兴味谁能会,试问逍遥李谪仙”,诗人以李白自比,表达了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这种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或许只有像李白这样的“谪仙”才能真正理解。这既是对李白精神境界的致敬,也是对自己追求自由、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由、超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