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倒歌

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

狂言欲发畏客传,一笑未成忧祸稔。

如今醉倒官道边,插花不怕颠狂甚。

行人唤起更嵬昂,牧竖扶归犹踔踸。

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

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翻译

从前饮酒从不畅饮,只敢偷偷瞄一眼,周围都是华丽的绸缎。
想要放纵言论又怕被传播出去,笑声还未出口就担忧灾祸降临。
如今我已沉醉在路边,插着花,毫无顾忌地狂欢。
路人唤醒我,我更加挺拔,农夫扶持我回家,我还是步履轻盈。
这才明白人生本该快乐,错把做官当作常事,总是战战兢兢。
得到失去的琐事无需挂怀,历史的兴衰都可在一场酣睡中忘却。

注释

曩时:从前。
贝锦:华丽的绸缎。
狂言:放纵的言论。
畏客传:担心被传播出去。
醉倒:沉醉。
颠狂甚:毫无顾忌。
嵬昂:挺拔。
牧竖:农夫。
元自乐:本该快乐。
懔懔:战战兢兢。
秋毫得丧:得到失去。
酣枕:酣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醉倒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饮酒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与转变。首句“曩时对酒不敢饮”回忆过去对饮酒有所顾忌,担心言辞不慎带来麻烦;“侧睨旁观皆贝锦”暗指当时社交场合的拘谨和谨慎。接着,“狂言欲发畏客传”表达出过去的压抑与顾虑。

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在于“如今醉倒官道边”,诗人现在不再畏惧,尽情享受醉酒的乐趣,甚至“插花不怕颠狂甚”。行人的呼唤和牧童的扶持,更显其放纵不羁。“嵬昂”和“踔踸”描绘了醉态之态,生动形象。诗人由此领悟到“始知人生元自乐”,意识到过去过分忧虑做官的严谨其实是对生活的误解。

最后两句“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表达了诗人看淡得失,以酒消愁,视历史兴衰为过眼云烟,只愿在醉中寻得片刻解脱。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陆游从压抑到洒脱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醉眠

达士如鸱夷,无客亦自醉。

痴人如扑满,多藏作身祟。

放翁亦何长,偶自远声利。

胸中白如练,不著一毫伪。

醉来酣午枕,晴日雷起鼻。

寄谢敲门人,予方有公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醉眠曲

老夫暮年少嗜好,但愿无事终日眠。

斜风急雨势方横,低窗小阁且幽妍。

炉红酒绿足闲暇,橙黄蟹紫穷芳鲜。

一杯一杯意忽倦,径拨纸帐投蛮毡。

鼻间鼾声欲撼屋,手中书册正堕前。

不知校事白中圣,那惜门生嘲腹便。

读书万卷晚乃悟,妙哉此诀秘不传。

是醒是醉人莫测,非梦非觉中了然。

骎骎百年露电速,鼎鼎一世膏火煎。

金丹九转顾未暇,且向人间称睡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醉赋

我疾多自愈,初非遇奇方。

我生固多难,欲虑忽已忘。

颓然乱书中,不知岁月忙。

有时或得意,炙冷不暇尝。

乃今又大悟,万事付一觞。

书中友王绩,堂上祠杜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其二)醉道士

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

醉后上江楼,横吹苍玉笛。

大口如盆眼如电,九十老人从小见。

曾携一鹤过岳阳,满城三日闻酒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