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儿读书耕且养,老夫入朝仕易农。
明春史成许归去,父子相逐歌年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小儿读书耕且养",写出了家庭的朴素教育,小孩子一边学习一边参与农事,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劳动实践的结合。"老夫入朝仕易农",则反映出诗人虽然身在仕途,但仍不忘农耕生活,表达了他对农本思想的坚守。
"明春史成许归去",预示着诗人期待完成朝廷史书编撰后能够回归田园,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国家事务尽责后的退隐愿望。最后一句"父子相逐歌年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父子同享丰收的喜悦,歌声洋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热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东都宫阙郁嵯峨,忍听胡儿敕勒歌。
云隔江淮翔翠凤,露沾荆棘没铜驼。
丹心自笑依然在,白发将如老去何。
安得铁衣三万骑,为君王取旧山河。
雪晴蓼甲红,雨足韭头白。
虽无万钱具,野饭可留客。
朝士腰下黄,山僧鼻端白。
放翁俱笑汝,饱饭作闲客。
胸中略无一点事,眼底常展数行书。
半饥半饱便可尔,衣食何须求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