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勾漏洞这一神秘之地的景象与历史韵味。首句“勾漏当年令葛仙”,以“令”字点出葛洪在此地炼丹修道的历史地位,暗示了勾漏洞作为道教圣地的非凡之处。“冰嘶鹅管玉田田”,通过生动的拟声词“嘶”和形象的比喻“玉田田”,描绘了鹅管洞内冰晶剔透、如玉般晶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圣洁的氛围。
接下来,“千秋药冷丹炉火”,将时间拉长至千年,强调了勾漏洞中丹炉之火虽已熄灭,但其蕴含的药力与修行的精神却依然存在,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与精神超脱的永恒主题。“再向寒灰续紫烟”,则以“寒灰”喻指过去,以“续紫烟”象征着对传统道家精神的传承与延续,表达了作者对于勾漏洞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勾漏洞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一道教圣地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追寻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