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渡

落日渡头芳草碧,伤如之何送行客。

客行无尽草相随,塞北江南同一色。

秋霜野烧年年事,绿芽迸地先春力。

芳草多情不变常,行人自去无消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芳草渡》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落日下的渡口与碧绿的芳草,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氛围。首句“落日渡头芳草碧”以夕阳映照下的渡口和一望无际的碧绿芳草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景象。接着,“伤如之何送行客”直接点明了主题——送别,表达了对即将远行之人的深深不舍。

“客行无尽草相随,塞北江南同一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遥远,以及自然界的广阔与恒常。无论是在塞北还是江南,那无尽的芳草都仿佛在默默地陪伴着行者,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

“秋霜野烧年年事,绿芽迸地先春力”则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巧妙结合,秋霜过后,野火燃烧,但大地并未沉寂,而是孕育着新的生命力量,展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生旅程中困难与挑战的乐观态度。

最后,“芳草多情不变常,行人自去无消息”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即便芳草依旧多情,但行人的消息却杳无音讯,这种情感的对比,更增添了诗中的哀愁与期待。

整体而言,《芳草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离别、思念、时间流转与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我归矣

我归矣,江之南,一蓑一钓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丈,金鳞尾尾密如蚕。

得鱼辄笑放鱼去,我不贪饵尔何贪。

移船就月还一饮,天为方床月为枕。

水红芙蓉烂云锦,醉则纵横看花寝。

看花寝,如之何,向来忧患付烟波。

形式: 古风

卧龙山泉上茗酌呈太守陈元舆

君不见,欧阳公,在琅琊。

酿泉为酒饮辄醉,自号醉翁乐无涯。

醉来落笔驱龙蛇,电雹万里轰雷车。

浓阴却扫吐朝日,草木妍媚春争华。

斯人往矣道将丧,虽遇绝景谁能誇。

又不见卧龙山下一泓水,源接银河甘且美。

惜哉无名人不闻,唯有寒云弄清泚。

君携天上小团月,来就斯泉烹一啜。

不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便欲飞归紫金阙。

挽君且住君少留,人生难得名山游。

汲泉涤砚请君发佳唱,铿金戛玉摇商秋。

斯泉便与酿泉比,泉价诗名无表里。

自愧学诗三十年,缩手袖间惊血指。

君如欧阳公,我非苏与梅。

但能泉上伴君饮,高咏阁笔无由陪。

明年茶熟君应去,愁对苍崖咏佳句。

形式: 古风

酬运判毛正仲

明公青霄我平地,才不超群怀厚愧。

小邦苟禄度残年,侧望车尘掩玼疠。

海浪翻云古渡头,感公为我须臾留。

请说相逢在何处,上下梅山成昨游。

忽得新诗惊老格,飘飘真是金门客。

蹇驴已困何由攀,一夜微吟添鬓白。

形式: 古风

奉和运判吴翼道留题石室

双峡天开控江水,水自䍧牁来万里。

端州正在双峡间,石室嵩台压孤垒。

谁倾北斗酌明河,化作七山平地起。

修萝高张翠羽盖,锦壁深藏赤凤髓。

鸣禽交应杵臼声,驯鹿见人行复止。

一洞能容百两车,三溪却接沧溟底。

仰瞻圆顶碧玲珑,傍穿小窦阴迤逦。

不应融结施镌镵,浪磅乳滴何年始。

森然物象难悉名,古图脱落犹堪比。

老龟闯首龙缩角,猛虎磨牙鲸卷尾。

又如壮士披肺肝,戴主之忠死无已。

苍崖题字多唐人,彷佛银钩唯二李。

山祇不放云雾开,海神屡汲蟾光洗。

欧阳古录遗此碑,我渍香煤传以纸。

寂寥相望三百年,乃有高才继瑰玮。

滁阳吴公富文采,来拥皇华宣使指。

霜威暂霁持谦尊,许接清游携酒醴。

长丝千结盘彫梅,簌簌并刀脍赪鲤。

寻仙未遇饮正豪,落日岚烟催返轨。

明朝大句挥长篇,戛玉锵金轰两耳。

有灵持护归羊城,论价欲酬谁可拟。

蒋公毛公并诗伯,笔阵酣战秋风里。

越台朱明被题遍,鹄奔此洞重新美。

沈侯湘寺陪俊游,韩子连山书宴喜。

胜概遂令天下知,名齐五岳无由毁。

自怜羽翮久零落,只欲卑飞藏棘枳。

漫将俚语续公歌,投老那知遇知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