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涯春绪寄幽岩,扑面风光近远涵。
花片随泥黏雨屐,草烟隔水上春衫。
怒蛙有气如争奋,好鸟无声或避谗。
颇怪深林诸燕子,雕梁何处祇喃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远方岩石上寄寓的景象,春风轻拂,近处远处皆是生机勃勃的风光。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春雨中泥土与花瓣的互动,雨滴沾湿了行人的木屐,而远处的草烟则仿佛为春衫添了一抹朦胧的绿意。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生动细节,如怒蛙似乎在争鸣,好鸟却因某种原因保持沉默。最后,诗人以对深林中燕子的观察,引出对雕梁旧居的怀念,燕子的喃喃声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和往昔的回忆。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不详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两地残冬共索居,一般穷岁总堪除。
人遐自合传幽绪,春至偏宜趁捷书。
日月天中无远近,风涛海外任盈虚。
猛思半百三年是,知命知非愧孔蘧。
此时此酌为谁陈,南北东西共此身。
万象勾萌无异物,连朝光霁有同人。
风尘十载宜先甲,涯角三年漫纪春。
柳色梅枝终忆旧,题诗复见草堂新。
步屧偕诸侣,求声一鸟呼。
洲开红蕊匝,溪润绿苗铺。
春色应同满,风光亦自殊。
当年丘壑意,一任水山愚。
水色浮清晓,春光独向谁。
偶同鱼鸟至,遂与石泉窥。
花柳犹相待,溪山亦自私。
我心无滞着,随地有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