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其一)

白发苍颜老弟兄,累年隔阔话情亲。

杭京一访且千里,盘祖诸孙才九人。

扫榻少留深雨夜,著鞭又趁早霜晨。

曾门有衍诗书泽,为计维垣蜜印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满头白发的老朋友们,多年不见,重聚时倍感亲情浓厚。
从杭州到京城路途遥远,相聚的家族成员只有寥寥九人。
在雨夜中打扫床榻,准备迎接早上的霜寒。
曾家子孙承袭诗书之泽,正计划着新的事业,如同蜜蜂采蜜般忙碌。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变白。
苍颜:苍老的容颜。
弟兄:兄弟。
隔阔:久别重逢。
话情亲:交谈情感深厚。
杭京:杭州和京城。
且:暂且。
千里:长距离。
盘祖:家族祖先。
诸孙:众多孙子。
扫榻:打扫床榻。
深雨夜:深夜大雨。
著鞭:挥鞭驱车。
早霜晨:清晨霜降。
曾门:曾氏家族。
衍:延续。
诗书泽:诗书传家的恩泽。
维垣:规划。
蜜印新:新的事业如蜜蜂采蜜般忙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送文甫兄归番阳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远去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白发苍颜老弟兄,累年隔阔话情亲。”这里描绘了一位老者与弟兄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们已经年迈且多年未见,能够交流的情感之深厚由此可见。

“杭京一访且千里,盘祖诸孙才九人。”诗人提到自己在杭州的一次会面,即使相隔千里,也要去探望祖宗的后代,只是现在的子孙寥寥,只剩下九个人。这两句表达了对家族血脉传承的关切。

“扫榻少留深雨夜,著鞭又趁早霜晨。”诗人描述了在一个深夜的雨中匆忙告别,以及在清晨的寒霜中催促出发的情景,这些都是为了表现送别时的仓促和不舍。

“曾门有衍诗书泽, 为计维垣蜜印新。”这里提到家中的文化传承,曾祖有学问留下来的诗书以及对后代的期许,就像甜美的蜜一样深入人心。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送别的情景和家族的情感纽带,展现了古人对亲情、友情以及文化传承的珍贵与重要。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子式从军

折镞奇勋在,冲冠怒气深。

尧天日月大,禹甸曀霾侵。

塞下将军令,隆中梁甫吟。

酒行君可起,快展击胡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其二)

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

斯文孰是南夫子,此地重逢行秘书。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其一)

掉头不肯住清都,勇趁秋风乞左符。

大论峥嵘耸廊庙,雅怀磊落胜江湖。

丹心岂不恋明主,清节还能立懦夫。

正是商山访鸿鹄,归来羽翼莫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建康知录操襟兄

虎鞯尚落诸贤后,雁塔谁知几榜前。

尽向心田宽地步,却将官职信天缘。

难忘旧日钟山阁,易趁东风上水船。

王谢诸人英烈在,问今何策可筹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