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美景的感慨。首句“去矣年华雨鬓侵”以“雨鬓”比喻岁月的侵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匆匆、青春不再的感慨。接着,“芳游何日惬招寻”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体验美好时光、追寻往日乐趣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疏桐露引萝轩月,画栋云移碧砌阴”描绘了夜晚月光下,梧桐树上的露珠映照着月色,画栋随云移动,阴影投射在青石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而“曲涧移泉通药圃,当窗列树尽瑶林”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小溪潺潺流入药草园,窗外排列着如瑶林般美丽的树木,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洞门旧有留题在,缘藓春来知几深”则将思绪引向过去,暗示着曾经的足迹和记忆,春天到来时,苔藓覆盖的洞门上,那些留下的题字或许已深深融入了自然之中,成为时间与空间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