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一)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距离京城遥远,做官与隐居无异。
马儿任由山鹿同行,鸡群混杂野鸟栖息。
房子四周只有藤蔓搭建的架子,台阶边是种满药材的田地。
更想效仿嵇康叔夜,不愿写下书信题名。

注释

县去:距离。
帝城:京城。
远:遥远。
为官:做官。
隐齐:与隐居相当。
马随:马儿跟随。
山鹿:山中的鹿。
放:放养。
鸡杂:鸡群混杂。
野禽栖:野鸟栖息。
绕舍:环绕房屋。
惟:只有。
藤架:藤蔓搭建的架子。
侵阶:台阶边。
药畦:药田。
更师:更想效仿。
嵇叔夜:嵇康叔夜(古代著名隐士)。
不拟:不想。
作书题:写下书信题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县去帝城远”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空间距离,强调了作者所处位置与政治中心的隔绝。紧接着,“为官与隐齐”则是对比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平衡状态,表明作者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动物们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景象无疑是诗人心之所向。

接下来的“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则更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居所的幽静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里,“绕舍”的“舍”指的是诗人的住宅,而“侵阶”则形象地展示了植物生长的繁盛。

最后,“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隐逸之士的学习与崇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愿意过多卷入世俗纷争的心态,通过“不拟作书题”来暗示诗人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股淡定超然的情怀。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

方拙天然性,为官是事疏。

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

因病多收药,缘餐学钓鱼。

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三)

微官如马足,祗是在泥尘。

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

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四)

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销。

醉卧慵开眼,闲行懒系腰。

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

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五)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

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

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