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五)

晓钟惊睡觉,事事便相关。

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读书多旋忘,赊酒数空还。

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清晨的钟声惊扰了梦境,世间万物仿佛都与此相连。
在小集市上,柴火价格昂贵,贫穷人家的砧板和杵棒却闲置无用。
读书的内容容易忘记,赊来的酒常常空口而还。
我长久地羡慕刘伶那样的人,能超脱尘世,安然高眠。

注释

晓钟:清晨的钟声。
睡觉:梦境。
事事:世间万物。
小市:小集市。
柴薪:柴火。
贵:价格昂贵。
贫家:贫穷人家。
砧杵:砧板和杵棒。
读书:阅读。
旋忘:容易忘记。
赊酒:赊账买酒。
空还:空口而还。
长羡:长久羡慕。
刘伶辈:像刘伶一样的人。
高眠:高枕无忧的睡眠。
出世间: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钟声唤醒沉睡者,暗示着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忙碌。"事事便相关"表明每件事情都相互关联,难以抽身。此外,"小市柴薪贵"和"贫家砧杵闲"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柴火贵重而贫穷家庭的生活艰辛。

诗中还表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与遗忘的挣扎,"读书多旋忘"意味着即使阅读很多也难免忘却。"赊酒数空还"则是对无法偿还借款(可能是买酒)的无奈。

最后两句"长羡刘伶辈,高眠出世间"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刘伶是一位传说中不食人间烟火、醉卧美女图案之上的仙人。这里借用来表达超脱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和精神追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六)

性疏常爱卧,亲故笑悠悠。

纵出多携枕,因衙始裹头。

上山方觉老,过寺暂忘愁。

三考千馀日,低腰不拟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七)

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床。

爱闲求病假,因醉弃官方。

鬓发寒唯短,衣衫瘦渐长。

自嫌多检束,不似旧来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八)

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

山宜冲雪上,诗好带风吟。

野客嫌知印,家人笑买琴。

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九)

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

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

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

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