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寒寄姜尧章

一冬无此寒,十日不得出。

闭门坐如钩,老去万感入。

冶游亦馀事,况乃灯火毕。

独怜镜湖春,一一各秀发。

枝条掇芳蕤,惨悴变仓卒。

凡草何足云,谁吊梅柳屈。

东城有佳士,词笔最华逸。

持此往问之,雨溅袍裤湿。

蛮笺定送似,来时诗意涩。

醉里作蛇鸦,行草倩苏十。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未有过如此严寒的冬天,连续十天不能出门。
我关上门,如同弯月挂窗,年岁增长,百感交集。
游乐之事已不再重要,更何况夜晚灯火全熄。
特别喜爱镜湖春天的景色,各自绽放各自的美。
树枝上花朵凋零,凄惨憔悴,瞬间变化无常。
寻常草木何足道,又有谁能悼念那些被冷落的梅柳。
东城有位才子,文采飞扬,超群出众。
我带着诗作去拜访他,雨水打湿了衣裳。
他定会用蛮地的精美信纸回复,诗中的意境却略显晦涩。
在醉意中挥毫泼墨,行书草书都请苏十代笔。

注释

寒:寒冷。
十日:十天。
闭门:关门。
老去:年老。
冶游:游乐。
蛮笺:蛮地的精美信纸。
醉里:酒醉之中。
苏十:可能是代笔人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萧索景象,诗人因为连续十天的严寒无法外出,心中充满了万千感慨。室内的灯火似乎也透露出了一种寂寞之情。诗中的“独怜镜湖春”表达了对已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一一各秀发"则是对春天中每一枝花的细腻描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然而,春天的美景转瞬即逝,“枝条掇芳蕤”与“惨悴变仓卒”之间流露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诗人对凡草(可能指代某类植物)的提及,更增添了几分淡漠之情,似乎在问谁会去悲伤那些不为人知的草木。

接着,诗人提到东城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士人,他的文笔优美而不羁。诗人带着这样的心境去寻找这位士人,却不料途中遭遇了雨水,至使袍裤皆湿。这段情节既增添了一份现实感,也让整首诗的情绪更加深沉。

最后,“蛮笺定送似”可能是在形容一种坚定的决心或是某种物品的交换。而“来时诗意涩”则表明诗人此刻的心境和当初相比,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情感积累。末尾的“醉里作蛇鸦,行草倩苏十”则是在形容诗人的创作状态,或许是对自己文笔的某种自嘲。

整首诗通过对严寒、春天美景、人事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俞太古尝叩阍上书有名天下予甚敬之相会于姑苏将归洞庭赋诗以壮其行

人树俱不堪,岁月驹隙过。

老怀泪如洗,欲唱谁当和。

洛阳今少年,弊事劳力破。

精神经百鍊,锋锐坚不挫。

陶名滋惟旧,攲席快一坐。

气焰九霄虹,磊落万玉货。

平生床上下,楼辄让子卧。

诸公吮疽尔,不去良可唾。

洞庭清风熟,肄业情勿惰。

有诗寄来者,工拙吾能课。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思故人

朋从纷如云,益觉索居甚。

肺肠百忧集,午夜不安寝。

长恐木石心,化作萋兮锦。

日暮怀佳人,霜风悄寒凛。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舣舟采石

我昔南游武昌夏口之山川,赤壁吊古齐安边。

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

谁令舣舟牛渚矶,楼船蔽江忆当时。

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

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

健儿饭饱饮马来,意气犹雄歌尚烈。

只今采石还戍兵,诸将奄奄泉下人。

饭囊盛饭酒瓮酒,位去三衙称好手。

形式: 古风

送王东乡归天台(其一)

枚数人才难倒指,有如公者又东归。

班行失士国轻重,道路不言心是非。

载酒青山随处饮,谈诗玉麈为谁挥。

归期趁得东风早,莫放梅花一片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