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慢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形式: 词牌: 紫萸香慢

翻译

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重阳节朝廷传赐下一枝紫萸,有谁的梦魂曾到故国园陵?任凭着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斑白的华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呵涕泪交进。

注释

漉酒:滤酒。
笮: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鉴赏

这首《紫萸香慢》是宋代词人姚云文的作品,写于重阳节之际,天气多风雨,但难得有晴朗之时。词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往昔欢聚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近重阳、偏多风雨",开篇即描绘了节日氛围中的阴郁气候,与佳节的喜庆形成对比。"问秋香浓未",通过询问秋菊的香气是否浓郁,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正自羁怀多感",词人寓情于景,流露出羁旅在外的孤独和感伤。

"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暗示了登高望远可能触发更多的情感波澜。"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在酒杯前回忆起昔日共度欢乐的人,更显今夕之悲凉。"只座上、已无老兵",表达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转中人事的变迁。

"凄情。浅醉还醒",词人心境复杂,浅酌也无法排解愁绪。"记长楸走马,雕弓射柳",追忆过去的豪情壮志,如今只能成为过往。"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借紫萸寄托哀思,梦境中也难寻故人踪迹。

最后,词人感叹"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歌罢涕零",以泪收尾,将词人的情绪推向高潮,展现出深沉而感人的哀愁。

收录诗词(9)

姚云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知名文学家。咸淳四年进士。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有《江村遗稿》,今不传。《全宋词》存词九首

  • 字:圣瑞
  • 号:江村
  • 籍贯:江西高安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艮岳

渺人间、蓬瀛何许,一朝飞入梁苑。

辋川梯洞层瑰出,带取鬼愁龙怨。穷游宴。

谈笑里,金风吹折桃花扇。翠华天远。

怅莎沼黏萤,锦屏烟合,草露泣苍藓。

东华梦,好在牙樯雕辇。画图历历曾见。

落红万点孤臣泪,斜日牛羊春晚,摩双眼。

看尘世,鳌宫又报鲸波浅。吟鞘拍断。

便乞与娲皇,化成精卫,填不尽遗恨。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蝶恋花

春到海棠花几信。堠馆馀寒,欲雨征衣润。

燕认杏梁栖未稳。牡丹忽报清明近。

恨入青山连晓镜。香雪柔酥,应被春消尽。

绣阁深深人半醒。烛花贴在金钗影。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皆山西爽二亭

华亭百尺跨嶙峋,照眼风光自吐吞。

閒数炊烟分聚落,坐收奇观入壶尊。

冈峦绕户云生袂,铙柝无声月在轩。

更有何人佩黄犊,耕锄已遍落霞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道爱堂

官称文母俨如临,冰鉴何须清白箴。

学道正传蘧瑗脉,爱人默契武城心。

帘垂永昼流疏影,琴入薰风奏雅音。

芹泮未为无子羽,从知善教入人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