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

圣朝频见取,报效近如何。

名厕清时列,忧深白发多。

江淮移省檄,邹鲁尚弦歌。

自愧才疏浅,那能遂抚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发》,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与时代要求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内心忧虑。

首句“圣朝频见取”,点明了诗人身处的时代背景,即明朝,一个频繁选拔人才的时期。诗人似乎在感慨自己虽被朝廷多次征召,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报效方式。“报效近如何”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感到困惑和迷茫。

接着,“名厕清时列”一句,诗人以“厕”字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在清平盛世中的位置,既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贬低的意味,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忧深白发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郁的情绪,白发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更寓意着内心的沉重负担和忧虑。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描述了外界的景象:“江淮移省檄,邹鲁尚弦歌。”这两句分别提到了江淮地区和邹鲁之地,前者可能象征着政治中心或权力的转移,后者则代表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通过对比,诗人或许在思考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在变革中的角色定位。

最后,“自愧才疏浅,那能遂抚摩”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才能不足感到羞愧,同时对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发挥作用感到无力和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长夏

凉挹溪山爽,翚飞省署新。

莺声清过耳,草色绿愁人。

浊酒传杯重,乌丝界纸匀。

吾儒公事毕,聊复暂怡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得杭州从侄璧书

自我离乡井,于今十六年。

汝亲罹丧乱,诸叔困颠连。

痛哭春江树,将书暮雨前。

几时㩦汝辈,归种水西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风雪大作子敬寘酒喜朱伯徽寻鲁志敏回(其一)

天寒栖鸟定,野阔暮云多。

奈可山城寂,其如风雪何。

感时将白发,处世尚彤戈。

赖有王都督,徐徐动雅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玄同子卷赠考功葛元德

吾爱玄同子,须眉冰雪清。

一言辞职去,九转炼丹成。

句曲陶弘景,涔阳窦子明。

相望隔千里,松鹤倍增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