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湘江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北风掠过楚地的树木,这里率先感受到了秋天的寒意。
为何屈原的遗恨,没有随着湘江水消逝。
凉夜里升起一轮明月,整夜伴随着孤独的小船。
我成为了南方行旅的过客,年华逝去,一事无成,徒增白发。

注释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
楚树:楚地的树木,楚指古代楚国,范围大致在今湖南、湖北一带。
先秋:比其他地方更早进入秋天。
何事:为什么。
屈原恨:屈原的遗恨,指屈原忠而被谤,投江自尽的悲愤。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与屈原的故事紧密相关。
凉天:凉爽的夜晚。
片月:一轮弯月或指天空中孤单的月亮。
竟夕:整晚,通宵。
南行客:往南方去的旅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无成:没有成就,无所作为。
空白头:头发变白,表示年老,同时也含有功业未就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怀古之情。"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表达了诗人在北方的寒风中感受到的早秋气息,这里的“独先”意味着这里比别处更早地体验到了秋天的到来,也隐含着一种孤寂之情。

接下来的"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诗人提及了古代文学家屈原,他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忧愁。屈原的忠诚和才华未被当时的君主所理解,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而这里“何事”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历史上才子之所以会遭受不幸的疑问,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的无奈与失意。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描绘了一种清冷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宁静而又孤独的环境中,仅有一个小小的新月作陪伴,这个场景增添了诗人的孤寂感。而“竟夕”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长久的守望。

最后一句"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诗人自比为南行的旅者,却又是一种无所成就的状态。"空白头"常用来形容年迈而无成,就像这旅途中的自己,虽然经历了许多,但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于岁月流逝和个人成就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孤云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

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南游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

旧国寄书后,凉天方雁来。

露繁山草湿,洲暖水花开。

去尽同行客,一帆犹未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游有感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

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

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蘋。

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客中

楚人歌竹枝,游子泪沾衣。

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

南过洞庭水,更应消息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