蟂矶孙夫人庙

魂伤巴蜀雪消时,岁岁东风哭子规。

近水芳春花易落,沉沙终古石难移。

悲衔白帝生睽隔,恨切苍梧死别离。

环佩不归清夜杳,月明无主照荒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联“魂伤巴蜀雪消时,岁岁东风哭子规”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思的世界。巴蜀之地的雪消春至,岁岁东风中子规鸟的啼鸣,仿佛在为逝去的灵魂哭泣,引人深思。

颔联“近水芳春花易落,沉沙终古石难移”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永恒。水边的花朵虽美,却容易凋零;而沉沙中的石头,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象征着历史的恒久与不变。这一联通过花与石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的冲突与和谐。

颈联“悲衔白帝生睽隔,恨切苍梧死别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情感聚焦于历史人物的命运。白帝与苍梧,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点,暗示着人物生前后的分离与隔阂。这里的“悲”和“恨”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尾联“环佩不归清夜杳,月明无主照荒祠”以更加凄美的画面收束全诗。环佩是古代女子佩戴的饰品,此处借指已逝者的灵魂。清夜的寂静与荒祠的孤独,以及月光下无人祭拜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让人不禁为历史人物的命运感到惋惜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感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时间、历史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收录诗词(2)

蔡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卓子任之大梁

中原天接大河长,驻马夷门又夕阳。

客路半生心似雪,风人未老鬓先霜。

屠沽事业传公子,词赋声名重孝王。

此去梁园千里处,不因怀古自悲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云安

水折山纡路欲穷,何曾破浪驾长风。

高峰猿啸重云里,绝壑舟行乱石中。

宦迹羁愁川上下,诗翁遗事瀼西东。

云安曲米今何有,寂寞谁怜酒盏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巴东

征人日夜逐征鸿,乍过川中入楚中。

版籍已知邦国异,人民仍觉语音同。

五年三峡风波路,万里孤舟老病翁。

谁信书生遇天幸,平安八口出巴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白雪楼

自古衣冠笑楚优,文章声价付悠悠。

人间岂解《阳春曲》,此城犹存白雪楼。

山色千寻常耸翠,泉源万斛自飞流。

乾坤清气依然在,更向何人笔底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