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碧峥嵘演山脚,合有云骈下寥廓。
自嗟本是烟霞翁,一念人间已知错。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
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
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
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烟霞之士对仙会楼的向往与感慨。开篇以“金碧峥嵘”描绘仙会楼的壮丽景象,“合有云骈下寥廓”则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自叹本为烟霞之翁,却因一念之差陷入人间,表达了对尘世的遗憾与对仙界的向往。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两句,通过听说仙会楼建成,引发了诗人强烈的归心,想象着仙人们在楼中绰约的身影。接下来“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揭示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洞察生命的本质,不受世俗束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凭栏,金花飘落的静谧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强调了诗人与仙界的内在联系,即使身在尘世,心灵也能与仙界相通。“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表达了诗人对仙人降临的期待,以及对永恒之道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永恒之道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
不详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感义区区谋国士,竟为升平模棱子。
抗章言事来去忙,左提右挈归之理。
见姓书名安且荣,宁问贤愚落青史。
隐居到此当忘言,对月且倒无忧樽。
能积又能亡,时高又时低。
圭璧随所寓,陵谷岂可齐。
夷坦掩曲径,勿使狐生疑。
光明破宿霭,勿使鸡求栖。
在腊方得时,此意非尔知。
知我为馀寒,不知为繁禧。
率尔相会遇,欣然同醉吟。
意外谈笑易,胸中矛戟深。
契合好甘醴,听闻嫌正音。
交结自此始,刎颈当知心。
新吟走长须,喜鹊鸣高枝。
邂逅固有分,非人所能期。
对坐俯寒壁,得予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