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题赠潘克诚菖蒲卷》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描绘菖蒲的形态与功效,展现了对菖蒲的赞美之情。菖蒲,又称尧韭,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保健养生之效,诗中提到“曾闻久服身长健,最喜相看眼倍明”,强调了菖蒲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尤其是对视力的改善作用。
菖蒲在诗中被描绘为“一寸云根九节生”,形象地展示了其生长状态,仿佛从云中生长而出,九节相连,生机勃勃。接着,“露带晓光珠滴沥,水涵秋影剑峥嵘”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菖蒲的露珠比作珍珠,闪烁着晨光;而菖蒲倒映在水中,如同剑影,展现出其挺拔的姿态。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菖蒲的自然美,也寓意着菖蒲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题诗记得池亭上,窗几无尘宿雨晴”两句,点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地点和心境。在池边亭上题诗,窗外的雨后初晴,营造了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菖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菖蒲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健康长寿、心灵纯净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