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相公太原亭怀古诗

飞泉天台状,峭石蓬莱姿。

潺湲与青翠,咫尺当幽奇。

居然尽精道,得以书妍词。

岂无他山胜,懿此清轩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飞泉如同天台的景象,峭石呈现蓬莱仙岛的姿态。
流水潺潺与翠绿相映,近在眼前的就是这幽静的奇观。
这里显然蕴含着高深的道法,让我能写出优美的诗句。
难道没有其他山峦更胜一筹吗?但这清雅的轩廊已是无比美好。

注释

飞泉:形容泉水从高处飞流而下。
天台状:比喻泉水的壮观形态像天台山。
峭石:陡峭的石头。
蓬莱姿:指仙境般的姿态,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岛。
潺湲:流水声,形容水流缓缓。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精道:精妙的道法或哲理。
书妍词:书写出优美的诗句。
他山胜:其他山上的美景。
懿此:赞美这样的。
清轩墀:清雅的轩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赞赏之情。

“飞泉天台状”,表现出泉水从高处飞泻而下,宛如天然形成的一个巨大平台,给人以雄伟之感。"峭石蓬莱姿"则描绘了险峻的石峰,它们仿佛是传说中仙山蓬莱的化身,每一块岩石都充满了神秘与古老的气息。

“潺湲与青翠”,水声潺潺,伴随着翠绿色的植被,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卷。"咫尺当幽奇"中的“咫尺”指的是极近的距离,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这片景致的细腻感受,每一处都充满了隐逸与奇特。

“居然尽精道”,诗人在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山风消散了。"得以书妍词"表达了诗人被这景色所感动,从而创作出优美诗句的心情。

最后,“岂无他山胜,懿此清轩墀”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推崇之意。虽然世间还有其他美丽的山川,但在诗人心中,此地已是无与伦比的绝佳之处。"懿"字表示愉悦、喜悦,这里强调了诗人对这片清幽轩墀(轩墀指的是高贵、安静的居所)的喜爱。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

收录诗词(3)

胡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第。宝历初历拜岭南节度使。工书,尤工八分及篆书,贞元十七年(八零一)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颐撰魏侍中王粲石井阑记,及元和八年(八一三)韩愈撰唐田弘正家庙碑,均为其八分书并篆额。《唐书本传、金石录》

  • 籍贯:河中河东(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唐](758—828

相关古诗词

诗书入京国,旌旆过乡关。

形式: 押[删]韵

佩赋附歌

佩玉蕊兮德音发,中规矩兮声不歇。

驰畋猎兮思敬慎,寿考不亡兮长岁月。

端法服兮临魏阙,群后觐兮万方谒。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七老会诗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

霜鬓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

搜神得句题红叶,望景长吟对白云。

今日交情何不替?齐年同事圣明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石楠树

本自清江石上生,移栽此处称闲情。

青云士尽识珍木,白屋人多唤俗名。

重布绿阴滋藓色,深藏好鸟引雏声。

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