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邓善之学士赠陈尧夫教授之作

巴西夫子邓学士,文彩珊珊玉佩琚。

天上已无金马诏,人间空有白鹅书。

云窗春透松花湿,月殿秋高桂影疏。

不见青山埋骨处,水晶宫里是幽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奉和邓善之学士赠陈尧夫教授之作》以邓学士为引,赞扬了他的才华如珊珊玉佩般光彩照人。诗人通过“天上已无金马诏”一句,暗示了邓学士虽然仕途未达最高点,但他的学问却超越了世俗的功名。接下来的“人间空有白鹅书”暗指他以文章传世,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诗人描绘了邓学士寓居之处的清雅环境,“云窗春透松花湿”形象地写出春天松花洒落窗户的景象,而“月殿秋高桂影疏”则展现出秋天月夜下桂影稀疏的宁静。最后两句“不见青山埋骨处,水晶宫里是幽居”,表达了对邓学士超凡脱俗、隐逸生活的敬仰,将他的居所比作水晶宫般的仙境,寓意其高尚品格与深邃智慧。

整首诗以赞美邓学士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为主,同时寓含对清高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过江东驿次王侍御韵

政事文章王侍御,朱帘捲雨送将归。

江东春色分银篆,马上清风吹绣衣。

泽国水香鱼藻动,砚池春暖墨花飞。

至今吴楚经行处,夜夜奎光绕太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九日登石头城

九日吟鞭聚石头,翠微高处倚晴秋。

西风不定雁初度,落木无边江自流。

两眼欲穷天地观,一杯深护古今愁。

乌台宾主黄华宴,未必龙山是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野堂

忆昔相逢春莫天,道傍杨柳尽飞绵。

池鱼出水将三尺,竹笋成林又一年。

高士已成招隐赋,行人未办买山钱。

野堂灯火清秋夜,何日联床听雨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同年友

忆昔同登龙虎榜,思君一度一悽然。

三年岁月红尘里,万里关河白雁前。

天上故人淮水隔,江南老树楚云连。

不堪回首知何处,闻说年来海变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