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樵者

九峰幽处结茅庐,昼拾荆薪夜读书。

林下日寻高士传,山中老共野人居。

只留子敬青毡在,莫叹虞卿白发疏。

六十年来无一事,仙翁棋局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九峰幽谷中的樵者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简朴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首句“九峰幽处结茅庐”,开篇即点明了隐居之地的环境——九座山峰环绕,幽静深邃,一庐舍依山而建,隐匿于自然之中。这不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昼拾荆薪夜读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樵者的日常活动。白天他采集柴火以供生活所需,夜晚则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追求知识与精神的富足。这种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既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又展现了对精神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林下日寻高士传,山中老共野人居。”进一步展示了樵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他每日在林间寻找古代高士的故事,与山中的老者共同生活,似乎在与历史对话,与自然为伴,过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只留子敬青毡在,莫叹虞卿白发疏。”这一句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子敬青毡象征着深厚的友情,而虞卿白发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句话既是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最后,“六十年来无一事,仙翁棋局近何如。”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回顾了六十年来的平静生活,仿佛在说,对于他而言,这六十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静静地生活,享受着自然与内心的平和。同时,也以仙翁棋局的比喻,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好奇,或许是在思考如何继续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保持心灵的纯净与生活的简单。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友情、时光与未来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黄重美赴东阿教官

老携书册赴东阿,千里骊驹振玉珂。

故旧樽前怜白发,诸生馆下咏菁莪。

项王墓在寒烟积,黄石祠荒落木多。

几度皋比分讲罢,闲来吊古有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云山小隐

南山千仞秀芙蓉,家住山前一水通。

松下荷锄随野叟,云边捣药候仙翁。

卷帘坐对芭蕉雨,拄杖行吟木叶风。

更喜儿童耕作后,书声不断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刘智安主事赴南京

仙郎乘传赴南京,满眼青山雪正晴。

腊蚁驱寒时独酌,征骖踏月夜兼程。

高堂蟢子春光动,小阁灯花喜气盈。

努力功名须报国,忠勤端不负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追挽谢迭山张孝忠诗三首(其一)挽谢迭山

潮遏钱塘王气收,两宫北去竟谁留。

褰旗独倡勤王义,当轴曾无负国羞。

幽愤千年遗涕泪,孤忠七日死拘囚。

江东十问今犹在,可惜英雄志不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