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定国见寄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形式: 古风

翻译

返回朝廷如同梦境,双阙闪耀着金碧辉煌。
再次穿越那高贵的行列,勉强追寻麋鹿的生活足迹。
辛勤劳作,白天短暂,辗转反侧难以入夜。
默默坐着数更鼓声,夜晚流水独自逆流。
旧友为我出谋划策,但如何实现这志愿呢?
越地的歌谣你可曾听见?又有谁会记得病中的我像庄舄一样忧虑国事。

注释

还朝:返回朝廷。
如梦:如同梦境。
双阙:宫殿的两个高台。
眩金碧:闪耀着金碧之色。
复穿:再次穿越。
鹓鹭:比喻朝廷官员。
强寄:勉强追寻。
麋鹿迹:隐居或不仕的生活。
劳生:辛劳的生活。
苦昼短:白天短暂而辛苦。
展转:辗转反侧。
夕:夜晚。
数更鼓:数着更鼓声。
逆:逆流。
故人:老朋友。
谋:出谋划策。
志:志愿。
何由毕:如何实现。
越吟:越地的歌谣。
知听否:你可听见。
庄舄:战国时楚国大夫,病中仍关心国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深婉。首句“还朝如梦中”通过比喻手法,把归来的路程描绘得像梦境一般虚幻,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时间感知上的模糊和淡然。而“双阙眩金碧”,则是对返回之地的壮丽景象进行描写,其中“双阙”指的是宫殿前的两座高大的建筑物,而“眩金碧”则形容其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美丽。

接着,“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中,作者通过对古代贤人隐居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鹓鹭”指的是鸟类,而“麋鹿”则是古时隐士所骑乘的野兽,这两者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象征。

在“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中,作者感慨于生命的短暂和日光的迅速流逝,用以表达对时间无常的感悟。“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则通过静坐在夜晚数着更鼓声,以及河水在夜色中自然流动的情景,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最后,“故人为我谋, 此志何由毕。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或同僚对其归隐生活的关心与理解,以及自己的不变初衷。在这里,“越吟”意指超越常规的歌唱,而“病庄舄”则是形容自己目前尚未痊愈的身体状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其一)

归来病鹤记城闉,旧踏松枝雨露新。

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

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粗识君王为民意,不才何以助精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其二)

与君并直记初元,白首还同入禁门。

玉殿齐班容小语,霜廷稽首泫微温。

病贪赐茗浮铜叶,老怯香泉滟宝樽。

回首鹓行有人杰,坐知羌虏是游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晓日芙蓉

也傍清池也傍篱,醉红娇嫩晓尤奇。

晴光却是多私意,偏照池边带露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壬辰岁草昧蜂起比屋皆煨烬区室幸存自扁曰傲轩因题八首(其一)

柴门竟日无车马,芳草沿阶一径荒。

珍重祝融随世态,煌煌不到冱阴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