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七首(其十四)

代契丹憎延广,为司马爱谯周。

一线容头活计,二毛肉袒风流。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十四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对比契丹僧人延广和蜀汉谋士谯周的形象,展现了两位截然不同的命运和性格。

"代契丹憎延广,为司马爱谯周"这两句,"代"字暗示了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契丹憎延广"可能指的是契丹人对某位名叫延广的僧人的厌恶,这僧人可能因信仰或行为引起敌视;"为司马爱谯周"则表达了对蜀汉谋士谯周的赞赏,"司马"是对谋士的尊称,"爱"字流露出敬佩之情。这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延广受人厌弃,而谯周备受推崇。

"一线容头活计,二毛肉袒风流",进一步刻画了两人的形象。"一线容头活计"形容延广可能生活艰辛,仅凭微薄生计维系,"一线"象征着生存的艰难;而"二毛肉袒风流"则是指谯周在危难中展现出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的风度,"二毛"通常指头发斑白,暗示他年纪已大,但依然气度非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寓言性地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和人格魅力,体现了王夫之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五)

肯死魔留佛种,再来鹰化鸠啼。

借问邦昌伪相,何如任永淫妻。

形式: 六言诗 押[齐]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六)

方寸止知老母,始终唯报韩王。

家鹜尽供玉馔,元禽长寄雕梁。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七)

魏篡陈思堕泪,晋亡谢客挥戈。

夺嫡封侯愿力,顽民义士风波。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咏史二十七首(其十八)

孝逸妆台授钺,崔生穹帐修文。

临镜妖狐国史,擭阑鹦鹉将军。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