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五十九)

极目兮长望,白云四茫茫。

鸱鸦饱腲腇,鸾凤饥徬徨。

骏马放石碛,蹇驴能至堂。

天高不可问,鹪鵊在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极目远望,只见白云漫漫无边。
乌鸦饱食后慵懒,凤凰饥饿而彷徨。
骏马在荒石滩上自由奔跑,跛驴却能艰难地到达厅堂。
天空之高无法探询,只有鹪鹩鸟在沧海中飞翔。

注释

极目:尽力远望。
兮:语气词,无实义。
茫茫:广大无际。
鸱鸦:乌鸦。
饱腲腇:饱食的样子。
鸾凤:凤凰。
徬徨:徘徊,无所适从。
骏马:骏壮的马。
石碛:荒石滩。
蹇驴:行走困难的驴。
至堂:到达厅堂。
天高:天空高远。
不可问:无法触及。
鹪鵊:鹪鹩,一种小型鸟类。
沧浪:大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意境。"极目兮长望,白云四茫茫"表达了诗人眺远望向天际,只见白云无垠,心旷神怡。接下来的"鸱鸦饱腲腇,鸾凤饥徬徨"则通过对鸟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灵之间强弱、饱饿与满足并存的自然法则。

"骏马放石碛,蹇驴能至堂"这一句,则用骏马和蹇驴的对比,说明了即便是才能不同,也各有所长,皆可致远。这里的“骏马”与“蹇驴”,不仅是生动的景物描写,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最后两句"天高不可问,鹪鵊在沧浪"则将视野拉至更广阔的天地之间,表现出一种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心。诗人通过描述天之高远和水鸟在波涛中自得其乐,表达了面对自然、面对命运时的人应该有的谦逊态度。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辽阔,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灵状态,诗人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

洛阳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共折路边花,各持插高髻。

髻高花匼匝,人见皆睥睨。

别求醦醦怜,将归见夫婿。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一)

春女衒容仪,相将南陌陲。

看花愁日晚,隐树怕风吹。

年少从傍来,白马黄金羁。

何须久相弄,儿家夫婿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三)

若人逢鬼魅,第一莫惊懅。

捺硬莫采渠,呼名自当去。

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

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四)

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

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

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

唯当鬒发时,行住须努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