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曾当一面战,频出九重围。

但见争锋处,长须得胜归。

雪沾旗尾落,风断节毛稀。

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曾经亲身经历过一场战斗,多次突破重重包围。
战场上只见勇者争锋,最终胡须斑白的人凯旋归来。
战旗上雪花沾染,旗帜飘摇,战马鬃毛稀疏断落。
何需刻名燕石以纪念,一生看重的是武力和威严。

注释

曾:曾经。
当:经历。
一面:一次。
战:战斗。
频:多次。
出:突破。
九重:重重。
重:看重。
围:包围。
但:只。
见:看见。
争锋:勇者争斗。
处:地方。
长须:胡须斑白的人。
得胜:胜利。
归:归来。
雪:雪花。
沾:沾染。
旗尾:战旗。
落:落下。
风断:风吹断。
节毛:马鬃毛。
稀:稀疏。
岂:哪里需要。
要:需要。
铭:刻名。
燕石:燕地之石,象征纪念。
平生:一生。
武威:武力威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英勇战绩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开篇“曾当一面战,频出九重围”表明将士经历过激烈的战斗,不断地冲锋陷阵,突破敌人的防线。

接着,“但见争锋处,长须得胜归”显示了将士对于战争的态度,只要是在战斗中,就必须取得胜利然后返回。这不仅展示了将士的勇猛,还体现出他对任务的坚定承诺和责任感。

“雪沾旗尾落,风断节毛稀”则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残酷场景。雪花飘落在战旗上,旗帜被风吹得七零八落,显示了战斗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

最后,“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表达了将士对自己军事生涯中武功和勇名的自豪。这里的“铭燕石”暗指古代将帅在胜利后刻石纪念的传统,将士不需要这样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英勇,因为他一生的武力和威望已经足以证明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古代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9)

霍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雉朝飞

五色有名翚,清晨挟两雌。

群群飞自乐,步步饮相随。

觇叶逢人处,惊媒妒宠时。

绿毛春斗尽,强敌愿君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骢马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郡楼望九华歌

楼上坐见九子峰,翠云赤日光溶溶。

有时朝昏变疏密,八峰和烟一峰出。

有时风卷天雨晴,聚立连连如弟兄。

阳乌生子偶成数,丹凤养雏同此名。

日日遥看机已静,未离尘躅思真境。

子明龙驾腾九垓,陵阳相对空崔嵬。

玉浆瑶草不可见,自有神仙风马来。

形式: 古风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

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

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

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

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

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

淙潨泻三四,奔腾千万秋。

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

沫溅群鸟外,光摇数峰头。

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飗。

况此特形胜,自馀非等俦。

灵光掩五岳,仙气均十洲。

书以谢群彦,永将叙徽猷。

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