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七)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
衣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所赋的诗句,点点行行,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

注释

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
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蜡烛拟人化。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蝶恋花·其七》,以醉别西楼为背景,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与孤独之情。"醉别西楼醒不记"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醉酒中与人告别,醒来后对当时情景已模糊不清的画面,暗示了离别的无奈和记忆的消逝。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进一步强调了人生聚散无常,如同春梦般短暂,秋云般飘忽。"斜月半窗还少睡"写主人公因思念而难以入眠,只能望着窗外的斜月,更显孤独。

"画屏闲展吴山翠"借画屏上的吴山翠色,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画面静寂而空寂。"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通过衣上的酒渍和诗中的字句,传达出词人内心的落寞与哀愁。

最后两句"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运用拟人手法,将红烛赋予人的情感,它自知无法改变离别之苦,只能在寒冷的夜晚默默垂泪,象征着词人对无法挽回的离别和无法排解的悲伤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婉约,通过对醉别、月夜、画屏和红烛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聚散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一)

金剪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

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十五)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五)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

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

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六)

碾玉钗头双凤小。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嫩曲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水调声长歌未了。掌中杯尽东池晓。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