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得王深甫书因寄

除日令休吏,官曹停簿按。

深居念驰光,忽忽自兴叹。

七十称寿翁,我今已过半。

时命岂不知,胡为此羁宦。

况兹山野性,放荡破崖岸。

应接人事间,何时无谤讪。

屡诵小雅章,惧为朋友怨。

忽传故人书,远道情不问。

上言久别离,下有加餐饭。

赠我新诗谣,金碧光凌乱。

鹓鸾不铩翮,龙虎谢鞿绊。

乃知鞲上鹰,不及蒿下鴳。

往事那复追,来今犹可谏。

终当颍水滨,躬耕为尔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在除夕之日得到好友王深甫的书信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岁渐长的感慨以及对仕途与人生选择的反思。

首句“除日令休吏,官曹停簿按”描绘了除夕日官员休假的情景,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生活状态。接着,“深居念驰光,忽忽自兴叹”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自我反思。

“七十称寿翁,我今已过半”中,诗人以七十岁的寿翁为参照,感叹自己已过半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忧思。“时命岂不知,胡为此羁宦”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疑惑与不满,对仕途束缚的无奈。

“况兹山野性,放荡破崖岸”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应接人事间,何时无谤讪”则反映了诗人对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批评与误解的无奈。

“屡诵小雅章,惧为朋友怨”表明诗人重视友情,担心自己的言行会招致朋友的不满。“忽传故人书,远道情不问”描述了收到老友书信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上言久别离,下有加餐饭”体现了诗人对老友的关心与问候。“赠我新诗谣,金碧光凌乱”则表明老友不仅寄来了书信,还附上了新作的诗歌,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鹓鸾不铩翮,龙虎谢鞿绊”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束缚。“乃知鞲上鹰,不及蒿下鴳”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

“往事那复追,来今犹可谏”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对未来有所作为。“终当颍水滨,躬耕为尔伴”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与朋友共享宁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之官庐州初至仪真寄原甫

家居非不欢,禄仕亦岂急。

愧身无所劳,而兹养生给。

方刚幸未艾,黾勉冀有立。

谫智无远图,挈瓶庶云及。

圣教非一方,吾愚宁妄执。

所惭鹪蝘微,不过枝与粒。

悠悠我之思,去去异乡邑。

大江浩东流,客悲莽交集。

登船眺洲渚,暝色际日入。

鬒变谁昔然,怅焉寄兹什。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将之官清水李廷老来会探韵得光字

四十身无闻,忝官省中郎。

未尝学治民,缪假铜墨章。

置我所读书,低心课农桑。

况此戎马间,属国皆军羌。

陇山一何高,缇群正相望。

聚粮三月过,始厌西路长。

故人矜我劳,置酒客满堂。

固知后会艰,慨慷俱毕觞。

天弧射狼星,旄头烂垂光。

分我一汉节,系取穹庐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江南曲

江南多芙蓉,水绿看最好。

轻舟浮江来,白露秋意早。

露白秋已晞,游子行未归。

采香欲谁赠,但见群鸥飞。

鸥飞不避人,思我平生亲。

当亲而返疏,怅望空水滨。

形式: 古风

题欧阳永叔新凿幽谷泉

江南多名山,少有琅琊比。

琅琊盛泉石,晚得幽谷美。

将非造物者,留以待君子。

乃知智且仁,必好山与水。

公有高世材,此山共森峙。

公有济物心,此泉共清泚。

泉始居地中,隐塞未如此。

今为万丈流,近自一勺始。

东浮沧溟广,下益松桧喜。

奈何公之惠,及更局千里。

安得从公居,曲肱偃吾几。

安得从公游,枕石洗吾耳。

是非付天壤,尘事如脱屣。

当为谷中叟,肯为轩冕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