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八)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

大期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常常佩戴着堂上长辈的教诲,就像睢阳人向刘潞州展示一样。
期待的重逢不再有,在丙午年之后,两位老人真的成了历史长眠的古墓。

注释

常佩:经常佩戴或牢记。
语:教诲或训诫。
举似:展示或举例给他人看。
刘潞州: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可能指的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大期:重要的日期或期望的时刻。
不复见:不再相见。
丙午: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指哪一年需要查考。
二老:指两位老人。
信然:确实如此,真的。
古丘:古老的坟墓,比喻逝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元干创作的,上平江陈侍郎十绝中的一首。诗中的“常佩了堂一则语”表达了对朋友所说的承诺或赠言的铭记之情;“睢阳举似刘潞州”则是在比较两位当时文人的才华和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文人之间互相欣赏的情感。

“大期不复见丙午”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时代交替、历史沧桑的哀愁。古代以甲子纪年,每六十年为一轮,因此丙午代表着一个循环。而“大期不复见丙午”则意味着某些重要的事情或契机不会再次出现,带有一种对过往时光不可重复的感慨。

最后,“二老信然成古丘”描绘了两位年迈之人在岁月流转中共同见证事物变迁,最终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一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观照古今的哲理。整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一)

了堂先生古遗直,贬剥私史专尊尧。

二蔡怀奸首排击,始终大节不同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东平刘左车坎止春歌

先朝相国今几家,我嗟夫子鬓已华。

琼艘颇惯倒膏乳,老来手酿尊仍洼。

百年弹指法界观,万事过眼天女花。

聊学儿曹作春瓮,唤客取醉无等差。

夜眠不觉体平粟,卯颊共眩朝蒸霞。

养生妙处本无说,我辈岂解烧丹砂。

糟床正可珠的皪,石鼎莫放声咿哑。

东风遮幕雪埋屋,坎止斋中酒初熟。

形式: 古风

叶少蕴生朝

先生早贵当天升,文章尔雅传六经。

腹包万卷书纵横,玉堂草制群公惊。

绣鞯绿发趋承明,意气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纪更宠荣,声华摩空郁峥嵘。

坐啸十郡历九卿,视公进退为重轻。

圣神天子开延英,丞辖政地思仪型。

中开香火祠殊庭,石林高卧忧苍生。

五载筦钥司陪京,貔貅百万环屯营。

大江千里依长城,控制勍敌坚其盟。

诏书移镇来旆旌,山川草木知威名。

潢池桴鼓令不鸣,尽归戏下息斗争。

维师鹰扬宇宙清,指顾号令驱风霆。

小试擒纵孰敢撄,部曲爱戴如父兄。

太阿龙泉发新硎,逆顺之势如建瓴。

纶巾羽扇宽作程,韬略堂堂时俗评。

乞师未用牛酒迎,胸次自有堂上兵。

奸宄革面输忠诚,碧海不复鳄鲵腥。

细数前辈存典刑,烂烂伴月唯长庚。

岁时建巳岳降灵,三奇天运乙丙丁。

良辰乐事非难并,香凝燕寝合鼓笙。

舞翻流雪歌啭莺,儿孙绕膝奉兕觥。

安舆綵服寿且宁,五福共应南极星。

庞眉鹤骨超篯铿,清都绛阙吞蓬瀛。

明年正拜居阿衡,炉锤造化推至诚。

黼藻王度重丹青,云龙会遇真千龄。

羲和日驭无亏盈,永佐火德辉炎精。

形式: 古风

龙眠墨梅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

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