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新柳,和浣香韵

碧城早约吟魂去,丝丝乱愁初织。

一缕飘金,一痕亸玉,一绺斜颦黛色。迟过紫陌。

看浅画春衫,雨丝风叶。

惨绿三分,二分犹映澹黄月。

春人双螺扫未,翻来新样好,添与凄绝。

小梦牵云,圆珠穿泪,取次缄离绾别。

酒醒今夕,怕嘶过钿骢,玉绵飞雪。

杜曲重寻,琼筵催擪笛。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新柳》是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新柳的美丽景象,以及其引发的复杂情感。

开篇“碧城早约吟魂去”,以“碧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向往。接着“丝丝乱愁初织”,则在轻柔的柳丝中融入了淡淡的忧愁,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一缕飘金,一痕亸玉,一绺斜颦黛色”三句,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形态的描绘,将新柳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金、玉、黛色分别代表了阳光的光泽、玉石的温润以及黛色的深邃,形象地勾勒出新柳的不同层次之美。

“迟过紫陌”一句,将视线从柳树移向了更广阔的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接下来,“浅画春衫,雨丝风叶”描绘了春日特有的景象,春衫上的图案仿佛被雨丝和风叶轻轻拂过,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诗意。

“惨绿三分,二分犹映澹黄月”两句,通过色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惨绿与淡黄的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

“春人双螺扫未,翻来新样好,添与凄绝”几句,将目光转向了人物,通过“春人”(春日里的女子)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新样好,不仅指新柳的美丽,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小梦牵云,圆珠穿泪,取次缄离绾别”则是对离别的哀伤与不舍的抒发。小梦、圆珠、泪水,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离别时的凄美画面。

最后,“酒醒今夕,怕嘶过钿骢,玉绵飞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恐惧。酒醒后,面对现实的残酷,害怕再次经历离别的痛苦。

“杜曲重寻,琼筵催擪笛”两句,以杜曲(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处风景地)和琼筵(豪华宴席)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新柳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10)

戴延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

蝶衣扑絮,正七里银塘,绿波春腻。移舟画里。

指晴虹压镜,烟螺堆髻。象笔蛮笺,换了艳歌罗绮。

流觞未。趁一醉题红,飘梦无际。黯黯斜阳坠。

任圈柳围香,扫花占地。朱楼十二。

又琼栏界粉,绣帘贴翠。怕说来朝,已有落红流水。

休凝思。展新奁,一眉月细。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意难忘.送瞿镜清入都

春水船轻。似坐来天上,远向津门。

花花牵去梦,草草引清尊。香锦暖、柳绵温。

落日断霞明。怕者番、绿波南浦,照见消魂。

昨宵花灿银藤。有半规残月,浅晕离痕。

搴芳还觅句,小阁夜黄昏。招隐桂、出山云。

剪烛话纷纷。约归期、有如白水,重续鸥盟。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洞仙歌.琴南以亡友吴竹虚画墨桃小幅见贻,拈此寄答,并邀同作,好谱山阳一笛也

阮郎归去,怅浓春瞥逝。缥缈仙源路无际。

剩年年、寒食如墨春阴,吹碎雨、点点替人弹泪。

一枝和梦寄。试问情深,潭水泠泠浅还未。

懒更赋题红,爇瓣心香,怕唤起、吟魂憔悴。

倘暗里、有时蝶飞来,便稳抱花须,也和愁睡。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八宝妆.芍药,此韵

月幌笼娇,云阶倚态,泪点越添凄妩。

亭北新妆人去早,占断雕栏妒否。

尊停婪尾,乱红飞过江南,惜春归渺无情绪。

拼却带围宽瘦,鬓丝添缕。

年年廿四桥边,为谁开了,玉箫声在何许。

算只有、谢郎俊句,肯迟暮、替脩新谱。

待和梦、折枝赠与。隔花莺送零星语。

又路远丰台,湘帘不卷愔愔雨。

形式: 词牌: 八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