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风雨忽至

山中夜半风雨来,板扉竹户如人开。

孤灯淡淡吹欲死,饥乌哑哑啼更哀。

青阳甫达诸火满,素志无伸华发催。

于呼闻道亦未晚,策骥千里毋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半夜山中风雨突至,简陋木门竹窗似被风推开。
孤独的灯火摇曳不定,几乎要熄灭,饥饿的乌鸦凄厉地鸣叫,更加显得悲凉。
春天刚开始,万物生机勃勃,但白发却催促我无法施展抱负。
哎呀,虽然已经晚了,但听说寻求大道还不算太迟,策马千里的决心不要犹豫不决。

注释

山中:指深山之中。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
板扉:简陋的木门。
竹户:竹制的窗户。
孤灯:独自燃烧的灯火。
吹欲死:摇摇欲坠。
饥乌:饥饿的乌鸦。
华发:白发,指年老。
闻道:听说道理。
策骥:驾驭骏马。
徘徊: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山中,突遭风雨侵袭的情景。首句“山中夜半风雨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环境的寂静与突然的变故,暗含孤独与不安。接着,“板扉竹户如人开”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风雨打在简陋的门扉和竹窗上的声音,仿佛有人敲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孤灯淡淡吹欲死”描绘了灯光在风雨中摇曳,微弱得几乎要熄灭,诗人的情绪也随之低落。“饥乌哑哑啼更哀”通过乌鸦的叫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青阳甫达诸火满”中的“青阳”指春天,暗示风雨过后,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然而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志向无法舒展,只能被岁月催促。“华发催”表达了时光流逝,白发早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于呼闻道亦未晚,策骥千里毋徘徊”,诗人发出感叹,认为即使处境艰难,但领悟道理还不算太迟,应该振奋精神,像驾驭千里马一样勇往直前,不要犹豫不决。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夜泊彭蠡风大作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夜读马援传感少游语

生人有恒道,衣食固其须。

裁足谅已难,况复求赢馀。

所以古圣贤,守道甘穷居。

缊袍敝弗厌,箪瓢饥自娱。

徐行岂不安,焉用马与车。

掾史亦良劳,抑首畏简书。

放旷山泽间,孰与从樵渔。

无求恒泰然,有系还多虞。

但当力为善,汲汲希舜徒。

于然守故丘,庶不忝厥初。

寄语马少游,斯言定何如。

形式: 古风

孟使君饯行即席以几时杯重把分韵得几字

平湖澹微云,小雨凉众卉。

归怀重依依,把臂还亹亹。

昔别念弥深,兹聚知复几。

离觞不忍衔,清风在船尾。

形式: 古风 押[尾]韵

学圃

西园艺我麻,南园树我桑。

东风吹时雨,青青久成行。

春服朝犹赊,大布冬可裳。

十年湖海役,尘暗貂裘黄。

曾无一事成,祇取三径荒。

何如老农圃,卒岁心不忙。

邻翁取余喜,笑语倾壶浆。

择术子已卜,守之慎勿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