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州行寄友人

去年河溢徐、房间,至今填阏之土高屋颠。

齐、鲁千里何萧然,流冗纷纷满道边。

牵挽小车载家具,穴地野烧留处处。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耻,五岁小儿皆能闲跪起。

卖男卖女休论钱,同床之爱忍弃捐。

相携送至古河边,回身号哭向青天。

原田一望如落鸦,环坐蹒跚掘草芽。

草芽掘尽树头髡,归家食人如食豚。

今年不雨已四月,二麦无种官储竭。

近闻沂、泗多啸聚,郓州太守坐调兵食愁无措。

乌鸦群飞啄人脑,生者犹恨死不早。

自古天下之乱多在山东,况今中扼二京、控引江淮、委输灌注于其中?

王会所图,禹贡所供,三吴、百粤、四海之会同。

若人咽喉,不可以一息而不通。

使君宣力佐天子,忧民痌,深谋远虑宜一知其所终,无令竹帛专美前人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有光的《郓州行寄友人》描绘了郓州地区因洪水灾害导致的社会惨状。诗的开篇描述了去年河水泛滥后的遗迹,房屋被淤泥覆盖,齐、鲁之地一片荒凉,道路两旁尽是流浪的人群。接下来,诗人展现了民众的困苦,连小孩也参与到艰辛的生活中,家庭破裂,骨肉分离,甚至到了以人肉为食的地步。

诗中反映了严重的饥荒和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今年四月未雨,粮食短缺,官府储备枯竭,盗贼啸聚,郓州太守忙于调兵筹粮,形势令人忧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地方官吏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积极辅佐朝廷,真正关心民生疾苦,深思远虑,而非仅让史书留下前人的功绩。

整首诗以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细节,揭示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崩溃,以及对官员责任的深刻反思,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甲寅十月纪事(其一)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

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

因歌祁父什,流泪不堪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甲寅十月纪事(其二)

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

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

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

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乙卯冬留别安亭诸友

黾勉复行役,殷勤感故知。

悠悠寒水上,猎猎朔风吹。

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

往来诚数数,公等得无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有一二同志时来问学

江乡卜筑又城皞,春去秋来似雁臣。

总是寂寥扬子宅,如何更有问奇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