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草行

铁甲三千动地来,马蹄杂沓如轰雷。

军有供顿马有谷,县官奔走如奴仆。

刍茭比屋困诛求,府胥索钱不即收。

君不见江山城头新鬼哭,招魂无人乌啄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查诗继的《马草行》描绘了一幅战时社会景象。首句“铁甲三千动地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军队的威势和规模,如同千军万马齐发,声势浩大。接下来的“马蹄杂沓如轰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震撼力,将马蹄声比喻为雷鸣,形象生动。

诗中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沉重负担,“军有供顿马有谷,县官奔走如奴仆”,县令和官员忙于供应军需,疲于奔命,地位仿佛奴隶,反映了官僚体制在战时的压迫。诗人接着写到“刍茭比屋困诛求”,形容百姓因缴纳繁重的草料税而生活困苦,连草料都成为压榨的对象。

最后两句“君不见江山城头新鬼哭,招魂无人乌啄肉”,以凄凉的场景收尾,暗示战争的残酷,连死者的灵魂都无法安息,只能任凭乌鸦啄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的批判。

整体来看,《马草行》通过描绘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破坏,展现了清朝社会的动荡与不公,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4)

查诗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炮夫行

十月王师捕山贼,县官追呼炮夫急。

一六当头领雇夫,百夫押以衙兵十。

此行只向乌伤去,不比骊山送徒戍。

况复王官如父兄,蓑笠糇粮为尔具。

恶少奸胥暗结连,一夫索钱八十千。

讹言街巷声喧阗,幕府飞箭龙旗鲜。

阴雨泥泞满天黑,村邻有夫招不得。

素封华屋尚张皇,小户单丁躯命逼。

县官见此中心哀,走谒太守申藩台。

输金雇役从民愿,税户欢呼打桨回。

记得前年十月半,仓前粮艘帆影乱。

只今米烂未输租,又值役夫连海岸。

父母咨嗟望太平,少年喜见烟尘生。

衣租食税寻常事,拜将封侯无尔名。

形式: 古风

后炮夫行

岁莫喧喧夜捉人,当门县尉点行频。

押送江干下江舶,王牌忽下哀劳民。

蒙恩欢噪声动地,得钱脱役夸亲邻。

谁知羽书传旦暮,王师仓猝西兴渡。

桃符竹爆空酸辛,菜饵饤盘将不去。

雨雪江山烟火稀,白骨支撑满前路。

行到金华呈太守,幕府无文停待久。

白昼呼群掠远村,醉围解尉攒拳殴。

解尉獐徨无羽翰,科钱营脱离险艰。

黠徒乘机从此逝,追至兰溪半不还。

县差承帖追逋目,鞭笞狼籍空劳鹿,归时老幼尽欢欣,重去难将消息闻。

男儿轻死贵死敌,何不弓剑学从军。

形式: 古风

后马草行

四百八十炮夫行,马草十万连催征。

县官怜民省民解,牌差敛费纷纵横。

前年解钱塘,今年解信安。

信安山多稻草少,户口流亡断飞鸟。

营盘草多要折钱,解吏索钱还索草。

去年湿草烂江干,草户于今杖血丹。

安得马嘶息海岸,樵歌出村闻夜半。

形式: 古风

梅下望家信

又觉春风到,梅花信不来。

陇头赫连国,庾岭郁孤台。

地以青天接,书难白首开。

暂收边徼泪,长啸大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