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其二)

见说关西讣,危肠已似刀。

抚膺成一恸,复魄遂三号。

旧馆州名桂,新居里曰蒿。

九泉休负恨,兰玉满儿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听说来自关西的噩耗,心中悲痛如刀割。
抚摸胸口悲痛欲绝,连声呼唤三次以表达哀号。
故居在州名为桂的地方,新居所在的乡里则叫蒿。
九泉之下不必再怀恨,让子孙们继承你的美德和才华。

注释

见说:听说。
讣:讣告,死亡的消息。
危肠:极度悲伤的心情。
抚膺:捶胸顿足,极度悲痛的表现。
恸:极度悲痛。
复魄:恢复理智或情绪。
号:哭泣。
旧馆:旧居。
州名桂:以桂为州名的地方。
新居:新住处。
里曰蒿:乡里名叫蒿的地方。
九泉:地下,指去世后。
负恨:怀着怨恨。
兰玉:比喻有美德和才华的人。
儿曹:孩子们,这里泛指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同的作品,名为《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怀念故土的情感。

“见说关西讣,危肠已似刀。” 这两句通过“关西讣”即传闻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朋好友的牵挂与思念。"危肠"比喻内心的痛苦,如同刀割一般。

“抚膺成一恸,复魄遂三号。”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在怀念中不禁触摸胸前的动作,内心的悲伤如同幽灵般一次次地涌现,引发了三次深沉的叹息。

“旧馆州名桂,新居里曰蒿。” 这两句通过对比旧居与新居的名称,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情怀的留恋以及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

“九泉休负恨,兰玉满儿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希望在深邃的地下之泉中埋葬所有的怨恨,而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如同珍贵的兰花和玉石一般被爱护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其一)

学富词章妙,才高志力强。

帝方知可用,官欲渐难量。

始得西原使,才终右省郎。

念公今止此,无语问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忘忧堂

磴道循城近,垣墙占地幽。

轩窗谁指画,砚席我优游。

不许簿书到,恐为图史羞。

此心元自适,何处欲忘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李道士惠琴轩集(其一)

驱役精魂入大幽,满编奇绝尽冥搜。

不教天地略容隐,应与鬼神同访求。

海藏光芒开宝玉,羽林锋刃立戈矛。

萧台自好携归去,莫向人间苦暗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杏花

仙杏一番新,妖饶洗露晨。

待妆忧粉重,欲点要酥匀。

月淡斜分影,池清倒写真。

君须怜旧物,曾伴曲江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