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景象,表达了对和谐统一的向往。"洛阳旧有神明宰"一句,通过洛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暗示了对古代圣明君主的怀念,而"辇毂由来天地中"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宇宙秩序和谐与政治中心相符的理想状态。
"馀邑政成何足贵"一句,表面上是说治理一个小地方并无需自视甚高,但实际上反映出诗人对整个国家或更广阔区域统一管理的期待。"因君取则四方同"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表达了一旦有贤君出现,四面八方都会变得和谐统一,这里的"因君取"暗含着一种依赖于明君的政治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批判,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不详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传闻圣旨向秦京,谁念羁囚滞洛城。
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无事今朝来下狱,谁期十月是横河。
君看鹰隼俱堪击,为报蜘蛛收网罗。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
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
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