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蛩吟

西风院落无人语,白露泠泠滴秋宇。

仰见月明河汉高,咿轧哀蛩弄机杼。

咿轧咿轧机杼鸣,绮窗飞度玉梭轻。

同声合奏思无限,万绪千端织不成。

芳兰夕气浮金井,宝鸭沉烟翠衿冷。

荡子从军去不归,妾身抱恨愁孤影。

此时此夜闻此声,更长梦短难为情。

银釭暗击玉钗碎,锦瑟斜移金雁横。

金雁斜横飞不起,漫索馀音满人耳。

梨云化作阳台梦,家书望绝湘江鲤。

湘江水流东复深,荡子不归劳妾心。

故将鲛人万斛泪,写入哀蛩肠断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汪广洋的《哀蛩吟》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的画面。首句“西风院落无人语,白露泠泠滴秋宇”,以西风、落叶和白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无人声的静寂中,露水悄然滴落,显得格外冷清。接着,“仰见月明河汉高,咿轧哀蛩弄机杼”,通过仰望星空与哀鸣的蟋蟀声,传达出孤独与思念之情。

“绮窗飞度玉梭轻”描绘了纺织女子在深夜里纺织的情景,她的心思如织机上的丝线,纷繁复杂却难以成形,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芳兰夕气浮金井,宝鸭沉烟翠衿冷”进一步渲染了闺中人的寂寞,芳草、金井、香炉,都透露出她的孤独与期待。

后半部分,“荡子从军去不归,妾身抱恨愁孤影”,直接表达了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自己的孤苦。听到哀蛩声,更是引发无尽的梦境与期盼,而“家书望绝湘江鲤”则借湘江鲤鱼传书的典故,表达对远方消息的渴望。

最后,“银釭暗击玉钗碎,锦瑟斜移金雁横”描绘了女子在深夜弹奏乐器,寄托哀思,而“金雁横飞不起”象征着音讯断绝,只能任由哀愁满溢。全诗情感深沉,通过哀蛩的吟唱,展现了闺中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孤寂之感。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题乃易之还京诗后

忆陪仙仗入关时,玉帐星联紫翠围。

今日读君天上曲,依然环佩月中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为胡仲深咏桃花马

朱砂染瓣色重台,勾引春风上背来。

慎勿解鞍桥下浴,恐随流水入天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青青水中蒲

青青水中蒲,织作团团扇。

不肯赠傍人,自掩春风面。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渔父篇赠瞿敬夫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鱼具。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閒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粱绿竹手亲炊。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