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山不是远,只隔凤城门。
争赏诗家句,谁招隐士魂。
秋风林下冢,寒月水边村。
拟待梅花发,长吟酹一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的《忆孤山》,通过对孤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孤山清幽环境的向往。首句“孤山不是远,只隔凤城门”以轻快的笔触写出孤山虽在近处,却被繁华都城的喧嚣所遮掩,暗示了诗人对尘世与隐逸的对比。接下来的“争赏诗家句,谁招隐士魂”则借人们争相欣赏诗句,反问有谁能真正理解并招来隐士的心灵,流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秋风林下冢,寒月水边村”两句描绘出孤山的静谧与凄清,秋风吹过林间的荒冢,寒月下照着水边的小村庄,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最后,“拟待梅花发,长吟酹一尊”诗人期待着梅花盛开的季节,那时他将独自来到孤山,对着梅花长吟,以酒祭奠心中的隐逸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孤山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精神风貌。
不详
利觜似花鹰,针肤不暂停。
有生何蠢蠢,藏毒在冥冥。
乱舞迷昏水,喧声接晓汀。
风威秋晚劲,看汝易飘零。
入夏惟忧旱,秋来却浸霪。
风声连海响,山气与云深。
望岁丹心切,忧时白发侵。
旅中无别事,隐几自长吟。
不谓山行得此晴,有名胜处必须经。
玉田草满春无极,石室人稀夜不扃。
自料俗情应厌倦,谁知幽意在空冥。
碧桃却似传消息,一曲琼歌月满庭。
不辞巇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
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
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
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