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

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

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

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

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

量犹函牛鼎,吾徒愧罂缸。

开口必典实,省腹唯空腔。

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

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

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翻译

潘侯擅长诗歌创作,他的才华如同神灵所赐予的五彩斑斓。
他出身名门,功勋卓著,曾辅佐舜帝平定天下。
子孙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从小便勤奋读书。
他们的家族传统源远流长,言谈举止充满豪情壮志,见解深邃。
他们的学识如牛鼎般深厚,我们这些后辈只能自愧不如。
他们开口必引经据典,内心充实,只有空洞的赞美。
如果作者来访,看到我们的简陋,可能会笑我们缺乏威严。
我这个穷困的老者居住在破旧的小屋,就像看门的狗一样。
我渴望结交朋友,但手中没有像样的礼物,连一对白璧也没有。

注释

擅:擅长。
神授:仿佛神灵赋予。
厖降:平定天下。
书窗:书房。
经邦:治理国家。
函牛鼎:形容学识渊博。
愧罂缸:自感不足,如同小器。
典实:引经据典,真实可信。
戟幢:象征威严的仪仗。
弊庐:破旧的房子。
尨:狗。
希买交:渴望结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通过对潘侯的赞美,展现了其家族的显赫诗才与治世功绩。首句“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赞扬了潘侯的诗歌才华,仿佛神灵所赐。接着提到潘家世代有大勋,助舜治理天下,显示出家族的荣耀。后文描述子孙在和平时期专注于学业,诗论深思熟虑,有经邦济世之才。

诗人感叹自己与潘侯相比,才学犹如“量犹函牛鼎,吾徒愧罂缸”,意指潘侯的才识深厚,而自己则如小器。他自谦地说,谈论学问时言必有据,但内心空洞,缺少实际成就。诗人想象潘侯来访,可能会嘲笑自己没有显赫的官职。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困境作结,表示自己虽有心结交,却无以相赠,只能感叹“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整首诗表达了对潘侯的敬仰和对自己才能的自省,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匆匆车马鸣,趁此天新晴。

归逢暮春月,正值气候清。

久已念行迈,遂往不计程。

吾贫莫具酒,祖席愧群英。

美䏑割肥鹅,大觥酌冰琼。

虽无绿琴奏,尚有青松声。

日昃君未醉,眷眷愁将行。

视景不可驻,渐向西林倾。

去无儿女悲,慷慨怀抱明。

明当发野馆,跨鞍犹宿酲。

故人桃州守,走吏来相迎。

道傍蔷薇花,自引蝴蝶轻。

随风香袭人,乃觉离思婴。

求友彼黄鹂,绕树啼㗀嘤。

言会且未涯,返睇还顿惊。

始忆康乐言,赏心良难并。

不见水鸭飞,但起野鸳情。

向来东溪上,相望何盈盈。

扬鞭动悲吟,复恨隔高城。

高城在何处,春云漭然平。

白醪瓮已熟,紫线莼已生。

聊寻父老饮,况是溪鱼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依韵吴冲卿秋虫

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

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

苒苒机上丝,入夜为鼠伤。

织妇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闻草根声,膏入然肝肠。

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岂知裒敛人,督责务健强。

所以机中女,心斗日月光。

年年租税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无不由此戕。

吴侯当厅时,静坐爱初凉。

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

繁鸣杂螇螰,感怆情不皇。

况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

意虑宜恤物,以慰众所望。

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

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

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

胜声塞宇宙,自昔无此盛。

赫赫犹至今,琐琐曷云并。

崇崇中秘书,济济士游泳。

墨宝收盈厨,来观遇已横。

始知前人迹,镌多自失劲。

纸素傥未坏,万古传莫竟。

一从归人间,梦寐不能更。

但愧将短才,辄尔接高咏。

何羞赵壹穷,自有钟嵘评。

尝闻曹将军,尚谙赋竞病。

我生群俊末,贫贱亦足庆。

文成终愧君,铅刀值枯梗。

形式: 古风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

我从江南来,挂席江上正。

轻舟自行速,不与风力竞。

乃省少时学,强勉无佳兴。

初如弄机杼,未解布丝经。

利器昧其时,或反授人柄。

及亲贤豪游,所尚志已定。

不厌朝市喧,不须山林静。

不为煦煦妍,不为严严冰。

遇物理自畅,区处剧操令。

仍类楚野竹,忽从孤根迸。

便成翠琅玕,久与风霜硬。

虽然达吾真,谁复究毕竟。

世间忘坦途,尽欲求密径。

哂我是迂疏,宜乎今蹭蹬。

蹭蹬诚可嗟,所偶亦已并。

晚逢二三友,喜饮恨多病。

道路何邅回,季秋越春孟。

平生景慕者,邂逅出天幸。

接迹犹谓荣,况此声颜并。

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

爱之不忍去,自旦还至暝。

在昔浊世贤,徒知清酒圣。

但用醉为娱,一老少不更。

稍思桃源人,翩尔乘渔艇。

寻花逐水往,岂念衰与盛。

歌讴非俗情,山响自答应。

以此谢君勤,微言期略听。

衮衮不足为,试共幽人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