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历岩观瀑布

阳历山前巉削壁。倒挂云岩石洞黑。

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

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

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

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

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

山腰云脚路重重。小桥转过碧冥濛。

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

二十琉璃鉴石室。绛帏閟护金仙骨。

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

半空分沥入山厨。竹笕探来石臼储。

敲火石头自战茗,咒泉钵底乱喷珠。

千奇百幻看难尽,闪日摇山目乍瞬。

赴壑迢迢知几深,攒峰窅窅望逾峻。

夜半磬声窟里传。游人惊立暝林烟。

山僧却道耳根熟,偏向岩端结静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阳历山游览时,对一处壮观瀑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瀑布的形态、声音以及它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首句“阳历山前巉削壁”描绘了山势险峻,为瀑布的出现铺垫了背景。接着,“倒挂云岩石洞黑”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高耸与神秘,仿佛从天而降,隐于黑暗之中。诗人通过“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表达了对瀑布源头的好奇与敬畏,同时描绘了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对比了从远处和近处观看瀑布的不同感受,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诗人继续描述瀑布的动态美,“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展现了瀑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对周围生物的影响。

“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描绘了瀑布下方的峭壁和湿润的苔藓,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接下来的几句“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则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瀑布与云雾交织的奇幻景象。

“山腰云脚路重重。小桥转过碧冥濛。”将视线引向山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小径和远处的碧绿景色,增加了诗的意境。接下来的几句“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通过比喻和音响的描绘,展现了瀑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之美。

最后,“二十琉璃鉴石室。绛帏閟护金仙骨。”描绘了瀑布旁的石室和守护其中的金仙,增添了神秘色彩。“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通过想象和比喻,展现了瀑布与宇宙的联系,以及其超凡脱俗的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陈使君赠梁山人歌因作继赠

二十年前同学易。露珠细点虫文迹。

我犹章句守训诂,君悟无言静钩索。

离离数画玄中玄。北窗梦到羲皇前。

叩响无声尝味淡,个中安得落言诠。

黾文点里参性命,枯草茎中决兆先。

夜半无眠升屋脊。步景窥躔罔差忒。

却从星宿想河源,暗向昆崙觇地脉。

须弥西向舒一臂。天下名山尽迤逦。

我读内经半信疑,凭君指出真图势。

恒持此术去救贫。君今数口犹依人。

始知负穷亦有命,遵坎乘流是易因。

境内山川行欲半。岳游尚为婚嫁绊。

穗石城边僦舍居,儿自执经僮执爨。

从来术高和者稀。满腹经书不疗饥。

教儿只有床头易,日午垂帘对下帷。

形式: 古风

葵叶蒲团歌赠叶世美

江南六月火云卷。家家人制蒲葵扇。

馀叶留将缉绿蓑,山僧巧设閒方便。

规成璧月影团团,堪作蒲团堪作簟。

碧眼胡僧航海来,手里摩挲目未见。

有时胡跪白真言,有时趺坐拈珠串。

茆檐向月转经残。一片琉璃挂壁寒。

中林借作常供具,棐几明窗静处安。

閒阶净扫明如拭,剥啄无人户返关。

泉声战茗来松阁,花影移阴过药栏。

携将芳径衬苔滑,藉向花茵点蕊斑。

青蒲叶叶具禅意。输与中林识真味。

销金帐里红氍毹,几人抹杀閒风致。

虚白道人口谈天。方床木板坐无毡。

寄与中林栲栳物,倦时好枕石头眠。

形式: 古风

送玄阳道人

玄阳道人冰雪姿,铜冠羽扇鹤氅衣。

庞眉斑鬓貌婴儿,三花聚顶施华滋。

庐中丹阙白玉墀,骖驾素鸾驭赤螭。

昔在终南采蕨薇,今向罗浮撷紫芝。

相逢石上歌竹枝,挥手云山从此辞。

形式: 古风

病中承王侍御老师分惠药金赋此奉谢

五羊城中地一片。轻车沓沓游尘卷。

柏府门前对巷居,镇掩双扉人不见。

十日九日雨迷离。乞火不来朝烟迟。

或过禅堂趁净饭,有时淅米寄邻炊。

坊头酒价亦不贵。病眼年来没兴味。

箧中剩有鹔鹴裘,不兑酒钱兑药费。

茆檐向日曝芝苓。手掬清泉注瓦瓶。

按图且学轩辕势,无事但看神农经。

残方屡试效难取。走向街头寻药谱。

可奈囊空无一钱,措大文章贱于土。

低头不肯向时人。绣衣使者惠金频。

谁云霜威凛如许,吹入寒崖便是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