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呼童具鸡黍,颇识故人期。
竹馆忽枉驾,山樽聊解颐。
醉歌返北郭,春雨生东陂。
便与千峰隔,登高空复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题为《池州进士陈生惠然见过不日且行因以诗赠别》。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陈生相聚的情景。诗人热情地召唤童仆准备鸡肉米饭,以招待老友,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人的期待。竹林馆舍的简朴环境和山间酒樽的随意畅饮,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陈生突然来访,让诗人感到惊喜,他们一起欢饮歌唱,直至夜深。春雨润泽着东边的池塘,增添了离别的诗意。诗人意识到,这次告别后,他们似乎被千峰阻隔,登高远望,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家住寒溪曲,梅先杂暖春。
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野杏堪同舍,山樱莫与邻。
休吹江上笛,留伴庾园人。
吴人惜燕骏,燕马卧吴家。
毛骨从前贵,关山欲去赊。
草深闲楚泽,力尽忆胡沙。
御史乘来久,时逢避路騧。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谁复与车还。
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
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
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
闭户无还往,端居废礼容。
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