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学窃感圣人闻韶之事

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

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

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

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

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

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

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

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

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

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

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

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

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名为《青州府学窃感圣人闻韶之事》。诗中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礼乐制度的怀念。开篇即提及“鲁叟㫺在齐,君臣岂知敬”,指的是孔子在齐国时,君臣之间都能保持恭敬的态度,这种尊卑有序、礼仪之邦的场景被诗人寄予无限赞美。

接着,“何期万世后,王礼祀元圣”表达了对古代圣人崇拜之情,希望这种礼制能够传承至今。随后的“元圣去我邈,韶音已闻听。厚味谅可忘,至乐诚无竟。”则是说尽管距离古代圣人的时代非常遥远,但孔子的音乐和教诲依然在耳边回响,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事物令人难以忘怀。

诗中“君哉虞舜氏,道德一何盛。作乐化天下,百王莫能竞。”赞誉虞舜等古圣先贤,以他们的道德教化万世,创制音乐礼仪,使后来的君王也无法比拟。

“于心得真契,无位斯有命。从容摄相间,暂使礼乐正。”则是说诗人内心与古代圣人的思想契合,即便无须外在的职位和地位,也能感受到圣人教诲的力量,并通过这种力量暂时纠正世道。

接下来的“去鲁因馈女,适卫还击罄。徒怀经济具,可奈兄弟政。”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政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面对乱世无为的无奈。

最后,“文王虽既殁,周公当复梦。不见凤鸟来,巳矣何所伤。六经垂训明,雒雒峨宫墙。瞻仰愿没齿,庶以希颜生。”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王(文王、周公)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希望通过学习六经中的教诲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并期待这种精神能够在现世得到复兴。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礼乐制度和圣贤文化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珍视,以及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声。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昌邑城

汉季㫺崩溃,群盗纷纵横。

黄巾虽巳破,馀孽尚蚊虻。

磊落孔北海,坐困都昌城。

苟非刘平原,何以释围兵。

始觉天下士,乃识盖世英。

求援岂不怍,民社安可轻。

惜哉青复陷,竟负知人明。

守郡既无补,升朝亦何成。

徒深奸桀忌,巢坏卵亦倾。

游目汉廷内,志节诚足经。

宁以刚直折,不为园曲生。

千秋陟遗堞,连云想高旌。

悽矣钦贤叹,曷由承一觥。

形式: 古风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其八)

帝奉太室,后仪成之。帝养三宫,后志承之。

德如关雎,盛如螽斯。宜君宜王,百世本支。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庆元二年皇后册宝十三首(其七)

翚珩焕采,趋节风韶。陟降墄陛,奉将英瑶。

辟道承薰,嫔仪扬翘。是敬是祗,德音孔昭。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

游龙井新庵

幽禽多夕响,佳人延暮悲。

山馆唱高言,玄鹤鸣清池。

悠悠堕涧水,登眺有馀思。

弹琴盘石间,岂必岩桂枝。

月出流金塘,清歌同盛时。

女萝生北山,云气临华榱。

回翔此佳会,后宴安可期。

引领叹浩渺,四座各长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