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未曾了解福建的路途,只能想象离别后的思念。
山中的猿猴叫声格外凄厉,狭窄的小径询问着深入的人们。
在旅途上,我品尝异乡的食物,学会了一些方言,能理解越地的语言。
即将向西征战,希望能早日找到像陈琳那样的才子助手。

注释

不识:未曾了解。
闽中路:福建的路途。
遥知:只能想象。
别后心:离别后的思念。
猿声:山中的猿猴叫声。
入岭切:格外凄厉。
鸟道:狭窄的小径。
问人深:询问着深入的人们。
旅食:旅途上的食物。
夷落:异乡。
方言:地方语言。
越音:越地的语言。
西征:向西征战。
开幕府:开设幕府(指建立军事或政治机构)。
早晚:早晚。
陈琳:古代文士,此处比喻有才华的助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曾踏足的闽地之路虽然不熟,但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离别后的那份哀愁。接下来的“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则通过猿啼和鸟鸣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山林中的寂静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一句,则写出了行旅途中品尝异乡风味,同时也能听懂当地方言的情景,表明诗人的适应能力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最后,“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则预示着某种行动或决策即将到来,而“早晚用陈琳”可能指的是期待着能像古代名臣陈琳那样尽职尽责,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友情都能保持忠诚。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于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迢迢此恨杳无涯,楚泽嵩丘千里赊。

岐路别时惊一叶,云林归处忆三花。

秋天苍翠寒飞雁,古堞萧条晚噪鸦。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梁侍御巡永州

萧萧江雨暮,客散野亭空。

忧国天涯去,思乡岁暮同。

到时猿未断,回处水应穷。

莫望零陵路,千峰万木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梁郎中赴吉州

遥想庐陵郡,还听叔度歌。

旧官移上象,新令布中和。

看竹经霜少,闻猿带雨多。

但愁徵拜日,无奈借留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

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

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