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厓山房歌为祭酒胡公作

我闻洪厓山水好,往往思之不能到。

今君却忆洪厓山,欲结茅庐傍幽岛。

画图点染写深思,数来邀我题新诗。

展图试觅幽栖处,洪厓千仞凌空垂。

洞口寒云杳莫分,石桥流水长潺湲。

閒来或有渔樵到,尽日那闻鸡犬喧。

丹霞碧树连幽嶂,翠壁青林更萧爽。

落花啼鸟自四时,芝草琅玕日应长。

君家玉峡我故乡,几年卜居来豫章。

城中地窄少耕种,唯有图书堆满床。

忆昨射策辞乡县,承恩数上黄金殿。

玉堂视草袖天香,花里迎銮侍清宴。

朅来扈从金台北,载笔还为两京客。

渐觉奔驰筋力衰,才过五十头俱白。

西山峨峨江水深,怅望洪厓违宿心。

咏归未有陶潜赋,招隐空怀桂树吟。

嗟我平生慕幽雅,亦欲移居玉山下。

苍松翠竹不用栽,石田野圃宁须借。

几时诏许乞身閒,共脱朝簪寻故山。

预约洪厓结茅屋,江上扁舟相往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洪厓山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诗人金幼孜以“洪厓山水好”开篇,表达了对洪厓山的向往之情,随后引出友人胡公对洪厓山的回忆与憧憬,欲在山中结庐而居,远离尘嚣。

诗中通过“画图点染写深思”,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洪厓千仞凌空垂”的壮观景象,“洞口寒云杳莫分,石桥流水长潺湲”的幽静与灵动,“丹霞碧树连幽嶂,翠壁青林更萧爽”的色彩与层次感,“落花啼鸟自四时,芝草琅玕日应长”的生机与和谐。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洪厓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早年的仕途生涯,以及后来的奔波劳碌,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状态的感慨。在对比中,诗人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洪厓山找到心灵的归宿,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诗人以“预约洪厓结茅屋,江上扁舟相往还”结束,表达了对未来在洪厓山生活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共享隐逸生活的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勉仁学士题王孟端所画松桧图

长松参天苔藓碧,飞泉迸落苍厓石。

雾雨三秋入杳冥,风林六月含萧索。

伊谁妙笔与神通,力斡造化千钧雄。

此材卓荦为世用,老大犹当备梁栋。

老桧苍苍拥高盖,交柯崛起蛟龙背。

悬厓惨淡雷雨生,白日苍茫鬼神会。

朝回坐对太古姿,凛然不受霜雪欺。

为君歌罢久叹息,要知画好如此诗。

形式: 古风

徽庙古松山鹊为顾进士作

松梢盘拿出岩壑,一夕山风吹子落。

几回度涧听松声,横枝忽见飞来鹊。

翠衿红觜一何奇,误疑青鸟降瑶池。

根深茯苓不易斸,王母羽盖今何之。

宣和宫中迹如扫,胡沙漠汉天地老。

莫向松间占鹊声,五国城荒长芳草。

形式: 古风

大若灵根为医者顾东启作

吾闻永嘉朱孺子,幼慕玄真王道士。

鍊药冥栖大若岩,日服丹砂学冲举。

时从绝岭斸黄精,饵之十年道不成。

偶来溪边见二犬,奇形异状忽心惊。

追踪逐影何恍惚,枸杞根深下盘屈。

乃知此物鲜通灵,采食应能致仙术。

斩根净洗清溪流,宝鼎温温瑞气浮。

煮来三夕火不绝,味若崖蜜倾金瓯。

孺子饮之惊且悟,便觉胸怀洒甘露。

清风两腋肌骨轻,白日飞腾入云去。

玄真引领慕升仙,西陶山中自长年。

山人往往寻踪迹,出没隐显随风烟。

君家业医今几世,活人功多人感惠。

何用当年枸杞根,满林红杏皆春意。

形式: 古风

送太守卢玉润还新淦展墓

蓟门十月多北风,道上垂杨枝已空。

离筵呼酒劝行客,酒杯有尽情无穷。

卢君自是同乡里,况复青云托知己。

选部曾推藻鉴明,朝端共说才华美。

一朝承擢守钱塘,朱幡皂盖生辉光。

布宣德化耐繁剧,抚字黎庶多慈良。

是邦从昔称难治,闾井欣欣乐君至。

数邑豪奢自敛踪,海滨赤子无遗利。

政成九载复朝天,喜得论心向日边。

九重奏绩策书最,万里承恩暂赋还。

匆匆话别临长道,昨日红颜总衰老。

风前雁影去人遥,马上狐裘觉寒早。

南上归舟莫太迟,梅开定是到家时。

乡中故旧欢迎处,应叹昔游今若斯。

归荣昼锦诚堪羡,桑梓情深难久恋。

明年八月候趍朝,五云深处重相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