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酷矣秦皇灭,荒哉汉武还。

将军封五利,神药访三山。

重色为金屋,穷兵过玉关。

岂知尧舜道,千古在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秦始皇的功业真是威猛啊,汉武帝的扩张却显得荒唐。
将领们因战功被封赏丰厚,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足迹遍布三座仙山。
皇帝为了美色建造了豪华宫殿,穷兵黩武甚至越过玉门关。
他们哪里知道,尧舜的仁政之道,千百年来依然存在于世间。

注释

酷矣:形容秦始皇功业之大,令人敬畏。
秦皇:指秦始皇。
灭:消灭、统一。
荒哉:形容汉武帝的行为显得过分或不当。
汉武还:指汉武帝的扩张行为。
将军:古代领兵作战的官员。
封五利:封赏极高的爵位和利益。
神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访三山:遍寻神话中的仙山求药。
重色:沉迷于美色。
金屋:用黄金装饰的宫殿,代指美女居所。
穷兵:竭尽全力征伐。
过玉关:越过玉门关,泛指远征。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道:治国之道,道德准则。
千古:千秋万代。
人间:现实世界。

鉴赏

这首诗以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背景,通过对比两人的统治风格,对汉武帝的举措进行了评价。首句“酷矣秦皇灭”批评秦始皇的严苛与残暴,接着“荒哉汉武还”则指出汉武帝的过度追求和挥霍无度。诗人提到“将军封五利”,暗指汉武帝封赏将领以求军事扩张,以及“神药访三山”象征其对长生不老药的寻求,这些都反映了他对权力的贪婪。

“重色为金屋”指的是汉武帝为了取悦阿娇,建造豪华宫殿,而“穷兵过玉关”则描绘了他频繁发动战争,远征西域。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贬斥,而是以“岂知尧舜道”转折,暗示汉武帝如果能效仿古代圣君尧舜的仁政之道,他的统治或许会有所不同。

最后,“千古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贤明之道是永恒的,即使在帝王之中也应被追求。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鉴,寓言式地揭示了对理想统治者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白发

华发如春卉,森森易满头。

栽培全仗老,浇灌半凭愁。

世态谁能避,仙方莫漫求。

回观短折者,欲见更无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白莲

栽种空池岁已赊,暑天开处异群花。

澄波照影疑秋鹭,静夜擎香混月华。

雪态自堪怜翡翠,玉苞终耻近蒹葭。

闲来倚槛看无厌,为似禅心本绝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早行

杖锡无同侣,冲霜独自行。

断桥残月在,孤店晓鸡鸣。

灌木栖禽散,荒原宿雾平。

回观远山色,已觉太阳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酬子文师

门静孤云去复还,讲馀他虑绝相关。

遗名懒住城中寺,招隐曾居海畔山。

卧疾雪房苔色老,行禅秋径树阴闲。

玄机共了心无事,相见宁愁鬓渐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