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箜篌且勿弹,老夫不可听。

河边风浪起,亦作箜篌声。

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

南邻卖妻者,秋夜难为情。

长安买歌舞,半是良家妇。

主人虽爱怜,贱妾那久住。

缘贫来卖身,不缘触夫怒。

日日登高楼,怅望宫南树。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箜篌的声音暂且停下,因为我不再想听。
河边的风吹过,掀起波浪,仿佛也奏起了箜篌的旋律。
古人带着遗憾离世,而今人却在活着时饱受遗憾。
南边邻居为了生活出卖妻子,秋夜里的他心情难以言表。
在长安,人们购买歌舞,其中一半是原本的良家女子。
尽管主人疼爱她们,但这些低贱的侍妾又能长久居住多久呢?
她们是因为贫穷才出卖自己,并非因触怒了丈夫。
每天登上高楼,他们惆怅地望着宫城南边的树木。

注释

箜篌:古代弦乐器。
老夫:指诗人自己。
风浪:比喻生活中的困难。
作:发出。
古人:指历史上的人。
抱恨:怀着遗憾。
南邻:邻居。
卖妻:出卖妻子。
长安:古都,这里指繁华之地。
良家妇:出身良好人家的女子。
贱妾:对侍妾的谦称。
久住:长期居住。
缘:因为。
触夫怒:触怒丈夫。
怅望:惆怅地看。
宫南树:皇宫方向的树,象征远方的理想或失去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名为《箜篌引》,作者是宋代词人姜夔。诗中以箜篌声为引子,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诗人首先制止了演奏箜篌,因为那激昂的乐声勾起了他的悲凉情绪,他无法承受。接着,他通过河边风浪与箜篌声的相似,暗示了生活中的苦难和无奈,古今人的愁苦并无不同。

诗人提到南邻卖妻的场景,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卖妻求生在秋夜中显得尤为凄凉。他进一步指出,那些被买去做歌舞艺妓的女子,虽然主人一时怜爱,但她们的命运往往难以长久,根源在于贫穷而非触怒丈夫。最后,诗人站在高楼上,遥望宫南的树木,流露出对权贵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以箜篌为媒介,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常,体现了姜夔深沉的社会关怀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待千岩二首(其一)

褰裳望洞庭,眼过天一角。

初别未甚愁,别久今始觉。

作笺非无笔,寒雁不肯落。

芦花待挐音,怪底北风恶。

形式: 古风

待千岩二首(其二)

若人金石心,试命洞庭浪。

传闻下巴陵,沥酒喜无恙。

我行丹枫林,屡骋白蘋望。

乌鹊不可嗔,论功当坐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古乐府三首(其一)

裁衣赠所欢,曲领再三安。

欢出无人试,闺中自著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古乐府三首(其二)

甚欲逐郎行,畏人笑无媒。

日日东风起,西家桃李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