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氏园林

十亩长堤宅,萧疏半老槐。

醉眠风卷簟,棋罢月移阶。

斫树遗桑斧,浇花湿笋鞋。

还将齐物论,终岁自安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十亩大的宅院建在长堤旁,半数的老槐树显得稀疏而苍老。
喝醉后在风中睡去,竹席被风吹动,下完棋后抬头发现月亮已移到台阶上。
砍树时留下的桑木斧还在,浇花时湿透了竹编的鞋子。
时常阅读《齐物论》,整年的生活都按自己的哲学来安排。

注释

十亩:形容面积大。
长堤:河边的大堤。
萧疏:稀疏。
半老槐:即将老去的槐树。
醉眠:喝醉后入睡。
风卷簟:风吹动竹席。
棋罢:下完棋。
月移阶:月亮移动到台阶上。
斫树:砍树。
遗:遗留。
桑斧:用来砍桑树的斧头。
浇花:浇灌花朵。
湿笋鞋:竹编的鞋子被水打湿。
齐物论:道家经典《庄子·齐物论》,主张万物平等无差别。
终岁:整年。
自安排:自己安排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开篇“十亩长堤宅,萧疏半老槐”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有情调的园林景象。长堤之下,可能是曲折蜿蜒的小路,而半老的槐树则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

接着“醉眠风卷簟,棋罢月移阶”展示了主人公在园林中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醉睡中被风吹醒,床边的簟(一种竹制品)被卷起,这些细节都显示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态度。而下棋结束后,月亮已经移到了庭院中的阶石上,显露出夜深人静的氛围。

“斫树遗桑斫,浇花湿笋鞋”则是主人公在园林中劳作的情形。斫树可能是在修剪树枝,而遗留的桑叶和斧头都显示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亲近感。而浇花时不小心将自己的草鞋弄湿,这些都是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

最后“还将齐物论,终岁自安排”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哲学态度。主人公似乎在告诫自己要随遇而安,不强求对外界事务的控制和评判,而是顺应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

整首诗通过园林景象和主人公的日常活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情怀。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题程氏书斋

僻巷难通马,深园不藉篱。

青萝缠柏叶,红粉坠莲枝。

雨燕衔泥近,风鱼咂网迟。

缘君寻小阮,好是更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道光上人山院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岩岩。

地僻泉长冷,亭香草不凡。

火田生白菌,烟岫老青杉。

尽日唯山水,当知律行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题僧壁

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

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

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

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樟亭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